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激光脉冲削波、压缩领域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9页 |
·电光开关法 | 第10-12页 |
·时空变换法 | 第12-13页 |
·饱和吸收技术 | 第13-14页 |
·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技术 | 第14-15页 |
·利用光学击穿进行脉冲削波 | 第15-16页 |
·利用饱和增益开关法进行脉冲削波 | 第16-18页 |
·各种方案的比较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第2章 激光振荡淬灭法理论基础 | 第20-31页 |
·引言 | 第20页 |
·放大的自发辐射(ASE) | 第20-23页 |
·KrF 准分子激光动力学分析 | 第23-25页 |
·脉冲激光放大器中的传输理论 | 第25-30页 |
·激光在放大介质中的传输 | 第25-26页 |
·脉冲激光在放大器中的传输 | 第26-30页 |
·小结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振荡淬灭法ASE 脉冲削波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31-43页 |
·引言 | 第31页 |
·振荡淬灭法ASE 脉冲削波的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振荡淬灭法ASE 脉冲削波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数值模拟计算 | 第34-42页 |
·参数的选择 | 第34页 |
·不同激励电压下的输出ASE 脉冲波形 | 第34-39页 |
·外加反射镜的摆放位置对削波的ASE 脉冲宽度的影响 | 第39-42页 |
·小结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振荡淬灭法ASE 脉冲削波实验研究 | 第43-61页 |
·折叠腔设计方案 | 第43-44页 |
·原始ASE 脉冲实验研究 | 第44-51页 |
·原始ASE 脉冲宽度随光阑放置位置不同的变化 | 第45-47页 |
·输出孔径大小对原始ASE 脉冲宽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后腔镜调偏程度对ASE 脉冲削波的影响 | 第48-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两片外加反射镜的振荡淬灭实验 | 第51-55页 |
·一片外加反射镜实验 | 第55-60页 |
·一片外加反射镜与光束横截面夹角θ对ASE 脉冲削波的影响 | 第55-58页 |
·输出孔径对压缩后的ASE 脉冲宽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输出ASE 光束辐照均匀性的实验研究 | 第61-69页 |
·引言 | 第61-62页 |
·实验装置 | 第62页 |
·测量系统原理 | 第62-64页 |
·ASE 脉冲压缩前后的强度分布 | 第64-66页 |
·原始ASE 脉冲强度分布 | 第64-65页 |
·削波后的ASE 脉冲强度分布 | 第65-66页 |
·输出孔径的大小对光斑质量和能量的影响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1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