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三元复合驱技术 | 第9-16页 |
·三次采油技术 | 第9-10页 |
·三元复合驱技术原理与特点 | 第10-12页 |
·三元复合驱技术面临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第12-16页 |
·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 | 第16-17页 |
·三元复合驱注采系统成垢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强碱三元复合驱的成垢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弱碱三元复合驱的成垢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三元复合驱注采系统防垢技术研究 | 第20-23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3-24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采出液模拟体系硅成垢过程形貌学研究 | 第25-31页 |
·实验方法 | 第2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29页 |
·单一硅体系 | 第25-27页 |
·硅和钙、镁共存体系 | 第27-28页 |
·硅和钙、镁、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酰胺共存体系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硅质垢形成机理 | 第31-35页 |
·形成硅质垢的物质来源分析 | 第31页 |
·弱碱三元复合驱硅质垢形成机理分析 | 第31-34页 |
·单分子硅酸的生成过程 | 第31-32页 |
·多聚硅酸的生成过程 | 第32-33页 |
·硅酸凝胶的生成过程 | 第33页 |
·无定型SiO_2 的生成过程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硅成垢过程影响因素与性质研究 | 第35-54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成垢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页 |
·实验方法与原理 | 第35-36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53页 |
·pH 值对成垢的影响 | 第37-43页 |
·不同温度对成垢的影响 | 第43-44页 |
·钙、镁离子对成垢的影响 | 第44-45页 |
·表面活性剂对成垢的影响 | 第45-46页 |
·碳酸根对成垢的影响 | 第46-47页 |
·钙、镁离子与聚丙烯酰胺同时存在对成垢的影响 | 第47-49页 |
·钙、镁离子与表面活性剂同时存在对成垢的影响 | 第49-50页 |
·钙、镁、表面活性剂与聚丙烯酰胺同时存在对成垢的影响 | 第50页 |
·两主要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对成垢的影响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详细摘要 | 第6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