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漏磁检测缺陷与部件漏磁场识别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管道无损检测的意义 | 第9页 |
| ·常用的管道无损检测方法 | 第9-10页 |
| ·管道漏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外漏磁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漏磁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11-13页 |
| ·管道漏磁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管道漏磁检测的理论分析 | 第16-28页 |
| ·漏磁检测的基本原理 | 第16页 |
| ·漏磁检测的要求 | 第16-17页 |
| ·漏磁场分布的理论计算方法 | 第17-21页 |
| ·解析法 | 第17-20页 |
| ·数值分析法 | 第20-21页 |
| ·电磁场有限元方法理论 | 第21-25页 |
|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21-22页 |
| ·电磁场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 | 第22-23页 |
| ·电磁场有限元理论 | 第23-25页 |
| ·管道内漏磁检测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管道内漏磁检测有限元分析 | 第28-48页 |
| ·管道漏磁检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28-32页 |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 ·单元类型和材料属性 | 第29-31页 |
| ·划分网格与施加边界条件 | 第31-32页 |
| ·缺陷漏磁场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32-34页 |
| ·缺陷漏磁场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 ·管道部件漏磁场有限元分析 | 第37-42页 |
| ·管道部件漏磁场模型 | 第37-39页 |
| ·管道补板漏磁场有限元分析 | 第39-41页 |
| ·壁厚增加型漏磁场的影响因素 | 第41-42页 |
| ·复合型漏磁场有限元分析 | 第42-43页 |
| ·缺陷与管道部件漏磁场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 | 第43-46页 |
| ·漏磁曲线峰值对比 | 第43-44页 |
| ·漏磁曲线跨度对比 | 第44-45页 |
| ·漏磁场多传感器信号分析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管道漏磁检测仪的研制 | 第48-55页 |
| ·磁化结构与数据采集结构设计 | 第48-54页 |
| ·磁化结构设计 | 第48-52页 |
| ·数据采集结构的设计 | 第52-54页 |
| ·检测仪整体结构 | 第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管道漏磁检测实验分析 | 第55-61页 |
| ·实验方案的确定 | 第55页 |
| ·管道部件结构及缺陷制作 | 第55-56页 |
| ·缺陷漏磁场实验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 ·管道部件漏磁场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
| 详细摘要 | 第70-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