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序言 | 第9-11页 |
一、经营者集中的内涵与外延 | 第11-18页 |
(一) 经营者集中的概念 | 第11-16页 |
1、一些国家关于经营者集中概念的规定 | 第11-15页 |
2、我国关于经营者集中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二) 经营者集中的类型 | 第16-18页 |
1、横向集中 | 第17页 |
2、纵向集中 | 第17-18页 |
3、混合集中 | 第18页 |
二、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程序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一)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1、反垄断法规制经营者集中的经济学理论 | 第18-19页 |
2、反垄断法规制经营者集中的法学理论 | 第19-20页 |
(二)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程序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1、从程序的意义看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从反垄断法的发展趋势看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三、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的程序法律问题 | 第23-29页 |
(一) 审查的主体 | 第23-25页 |
1、审查主体——商务部 | 第23-24页 |
2、我国经营者集中审查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二) 审查程序的启动 | 第25-26页 |
1、程序启动——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 | 第25页 |
2、我国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三) 审查的基本程序 | 第26-28页 |
1、初步审查程序 | 第26-27页 |
2、进一步审查程序 | 第27页 |
3、我国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四) 审查的救济程序 | 第28-29页 |
1、救济程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 第28页 |
2、我国经营者集中审查救济程序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四、我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程序制度的完善 | 第29-47页 |
(一) 建立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前指导机制 | 第29-32页 |
1、申报前指导机制的优势 | 第29-31页 |
2、我国申报前指导机制的现状 | 第31页 |
3、我国经营者集中申报前指导机制的立法设计 | 第31-32页 |
(二) 建立经营者集中的特殊申报制度 | 第32-35页 |
1、敌意收购的特殊问题 | 第32-34页 |
2、我国经营者集中特殊申报制度的立法设计 | 第34-35页 |
(三) 建立经营者集中有关各方的会谈机制 | 第35-41页 |
1、建立经营者集中有关各方会谈机制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2、我国经营者集中有关各方会谈机制的立法设计 | 第36-41页 |
(四) 建立经营者集中完善的听证制度 | 第41-45页 |
1、我国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中听证制度的现状 | 第42页 |
2、我国经营者集中听证制度的立法设计 | 第42-45页 |
(五) 完善经营者集中审查机构的内部控制 | 第45-47页 |
1、细化相关配套制度 | 第45-46页 |
2、构建内部审查机制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