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课题背景 | 第7-16页 |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光致发光的基本概念和机理 | 第7-10页 |
·稀土离子发光原理 | 第7-8页 |
·稀土有机配合物中的能量传递机制 | 第8-10页 |
·影响稀土有机配合物光致发光性能的重要因素 | 第10页 |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配体分类及其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稀土发光配合物的主要应用 | 第12-14页 |
·作为稀土荧光探针的应用 | 第12页 |
·作为近红外感光材料的应用 | 第12-13页 |
·作为防护材料的应用 | 第13页 |
·利用稀土离子作为荧光标记在医学上的应用 | 第13-14页 |
·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第16-30页 |
·配体的合成路线设计 | 第16-17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7-1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7-19页 |
·试剂的处理 | 第19页 |
·配体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 第19-26页 |
·配体L_1的合成 | 第19-22页 |
·配体L_2和L_3的合成 | 第22-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2,4,6-三羟甲基吡啶溴化反应工艺研究 | 第26-29页 |
·酯还原反应工艺研究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配体和中间体的结构表征 | 第30-46页 |
·测试仪器与测试条件 | 第30页 |
·配体和中间体的结构IR和~1H-NMR表征及解析 | 第30-45页 |
·2,4,6-三羟甲基吡啶的结构表征 | 第30-31页 |
·2,4,6-三溴甲基吡啶的结构表征 | 第31-32页 |
·2,4,6-三((N,N-二乙氧羰基亚甲基氨基)亚甲基)吡啶的结构表征 | 第32-34页 |
·2,4,6-三(N,N-二羧乙基氨基)亚甲基吡啶的结构表征 | 第34-36页 |
·2,6-二(5-甲基吡唑-3-甲酸乙酯-1-亚甲基)吡啶的结构表征 | 第36-38页 |
·2,6-二(5-甲基-3-羟甲基吡唑-1-亚甲基)吡啶的结构表征 | 第38-39页 |
·2,6-二(5-甲基-3-溴甲基吡唑-1-亚甲基)吡啶的结构表征 | 第39-41页 |
·2,6-二(5-甲基-3-(N,N-二乙氧羰基亚甲基氨基)吡唑-1-亚甲基)吡啶的结构表征 | 第41-43页 |
·2,6-二(5-甲基-3-(N,N-二羧乙基氨基)吡唑-1-亚甲基)吡啶的结构表征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与荧光性能 | 第46-6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6-47页 |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 | 第47页 |
·稀土离子溶液的制备 | 第47页 |
·Eu(Ⅲ)和Tb(Ⅲ)配合物的制备 | 第47页 |
·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47-54页 |
·配合物的元素组成 | 第47-48页 |
·配体L_1及其配合物的IR图谱及分析 | 第48-50页 |
·配体L_2及其配合物的IR图谱及分析 | 第50-52页 |
·配体L_3及其配合物的IR图谱及分析 | 第52-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页 |
·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 第54-62页 |
·配体L_1及其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55-58页 |
·配体L_2及其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58-60页 |
·配体L_3及其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