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内填外包钢管混凝土短柱构件承载力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特点及发展概况第9-11页
     ·钢管混凝土第9-10页
     ·钢骨混凝土第10-11页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1-17页
     ·钢管混凝土第11-16页
     ·钢骨混凝土第16-17页
   ·内填外包钢管混凝土简介第17-19页
   ·本文拟进行的主要工作第19-22页
     ·本文背景第19-20页
     ·问题的提出第20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第20-22页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极限承载力分析第22-36页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第22-27页
     ·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第22-26页
     ·钢材本构关系模型第26-27页
   ·收敛控制与策略第27-28页
   ·分析构件与有限元模型第28-32页
     ·构件尺寸及材料参数第28-29页
     ·计算假定第29页
     ·核心混凝土的模拟第29-31页
     ·钢管及钢垫板的模拟第31页
     ·单元的划分第31-32页
   ·荷载加载第32-33页
   ·模型的求解第33-34页
   ·有限元结果及分析第34-36页
第三章 内填外包钢管混凝土小偏心受压短柱极限承载力分析第36-63页
   ·构件尺寸及材料参数第36-37页
   ·单元划分第37-40页
   ·材料本构关系与非线性分析技术第40-41页
     ·混凝土第40-41页
     ·钢管及钢垫板第41页
   ·荷载加载第41-42页
   ·模型的求解第42-43页
   ·非线性分析过程第43-44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4-63页
     ·外包混凝土第44-49页
     ·内填混凝土第49-54页
     ·钢管第54-60页
     ·分析结论第60-63页
第四章 内填外包钢管混凝土小偏心受压短柱截面极限承载力分析第63-71页
   ·计算基本假定第63页
   ·计算理论及方法第63-64页
     ·几何(变形)条件第63-64页
     ·物理(本构)关系第64页
     ·力学(平衡)方程第64页
   ·算法与程序编制第64-66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6-71页
第五章 钢管初应力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第71-91页
   ·引言第71页
   ·ANSYS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1-85页
     ·非线性分析过程第71-72页
     ·外包混凝土第72-76页
     ·内填混凝土第76-80页
     ·钢管第80-84页
     ·分析结论第84-85页
   ·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5-89页
     ·Fortran程序计算结果第85-87页
     ·分析结论第87-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六章 钢管与混凝土相对滑移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第91-106页
   ·ANSYS中的接触分析第91-93页
     ·接触协调条件第91-92页
     ·接触刚度第92页
     ·摩擦模型第92-93页
     ·接触对第93页
   ·分析构件与有限元模型第93-96页
     ·构件尺寸及材料参数第93-94页
     ·计算假定第94页
     ·各部分材料的模拟第94-95页
     ·单元的划分第95-96页
   ·荷载加载第96-97页
   ·模型的求解第97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97-104页
     ·整体变形及极限承载力第97-99页
     ·外包混凝土第99-101页
     ·内填混凝土第101-102页
     ·钢管第102-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6-109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06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06-107页
   ·今后工作及努力的方向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门式钢管模板支架受力性能研究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火灾反应分析与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