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核电厂(核电站)论文

核电站松动件定位方法的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目录第11-14页
附表第14-15页
附图第15-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34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7-18页
   ·国内外LPMS概况第18-25页
     ·LPMS发展进程第18-22页
     ·LPMS系统结构与关键技术第22-25页
   ·松动件定位方法研究现状第25-31页
     ·到达时差定位法第26-29页
     ·圆相交定位法第29-31页
     ·扫描定位法第31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框架第31-33页
     ·研究背景第31-32页
     ·论文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2-33页
   ·本章小节第33-34页
第2章 信号预处理与冲击信号识别第34-54页
   ·引言第34页
   ·信号预处理第34-46页
     ·核电站背景信号及冲击信号分析第34-37页
     ·基于AR模型的信号白化第37-39页
     ·自适应AR模型第39-41页
     ·信号预处理效果分析第41-46页
       ·噪声干扰仿真实验分析第42-44页
       ·脉冲干扰实验分析第44-46页
   ·冲击信号识别第46-50页
     ·信号特征提取第46-48页
     ·SVM识别模型第48-50页
   ·仿真实验验证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3章 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松动件定位第54-74页
   ·引言第54页
   ·时差定位法原理第54-59页
     ·三角形定位法第54-55页
     ·三角形定位法的定位精度第55-59页
   ·信号振动模态分解第59-64页
     ·经验模态分解第59-61页
     ·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第61-63页
     ·振动模态选择第63-64页
   ·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时差估算第64-67页
     ·希尔伯特变换与信号包络线第64页
     ·时差估算第64-67页
   ·弯曲波群速度的计算第67-69页
   ·仿真实验分析第69-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4章 基于平滑伪D-FLANDRIN分布的松动件定位第74-94页
   ·引言第74页
   ·改进圆交叉定位法第74-77页
   ·基于平滑伪D-Flandrin分布的波传播距离估算第77-87页
     ·弯曲波频散特性第77-79页
     ·基于平滑伪D-Flandrin分布的信号时频分析第79-84页
       ·D-Flandrin分布第79-82页
       ·噪声对时频分析结果的影响第82-83页
       ·平滑伪D-Flandrin分布第83-84页
     ·基于曲线拟合的距离估计第84-87页
       ·基于时频分析的距离估计方法第84-85页
       ·距离估计的曲线拟合方法第85-87页
   ·仿真与实验分析第87-93页
     ·距离估计实验分析第87-89页
     ·松动件定位分析第89-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5章 基于扫描定位法的曲面定位技术研究第94-108页
   ·引言第94-95页
   ·平板扫描定位第95-98页
   ·曲面扫描定位第98-104页
     ·圆柱壳定位第98-103页
       ·圆柱壳波传播第98-101页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快速计算方法第101-103页
     ·球壳定位第103-104页
   ·实验验证第104-107页
     ·圆柱壳定位第104-106页
     ·球壳定位第106-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6章 基于LABVIEW的松动件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第108-121页
   ·引言第108页
   ·系统总体结构第108-109页
   ·系统软件结构与功能第109-117页
     ·系统开发工具第109-110页
       ·LabVIEW第109页
       ·数据库系统第109页
       ·LabVIEW与数据库的连接第109-110页
     ·软件框架第110-113页
     ·软件主要模块第113-117页
       ·系统主界面第113-114页
       ·事件日志第114-115页
       ·冲击信号识别第115页
       ·三角形定位第115-116页
       ·圆交叉定位第116-117页
       ·扫描定位第117页
   ·系统仿真实验第117-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21-123页
   ·全文总结第121页
   ·展望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1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边界法向磁通密度逐点测量的无旋磁场重构方法及其应用
下一篇:充满型钨青铜铌酸盐陶瓷的结构、介电性能与铁电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