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物理学论文

作物类型和品种对黑土压实响应差异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0页
        1.2.1 压实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第13-15页
        1.2.2 压实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第15-17页
        1.2.3 压实土壤的恢复治理第17-20页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材料方法第21-32页
    2.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2.2 技术路线第22页
    2.3 试验区背景第22-23页
    2.4 试验设计第23-32页
        2.4.1 压实梯度模拟试验第23-27页
        2.4.2 耐受压实大豆品种筛选试验第27-30页
        2.4.3 根系改土效应试验第30-31页
        2.4.4 统计分析第31-32页
第三章 拖拉机类型及行走次数对土壤压实及作物性状的影响第32-56页
    3.1 拖拉机类型及行走次数对土壤的压实状况的影响第32-34页
    3.2 拖拉机类型对大豆地上和地下性状的影响第34-44页
        3.2.1 大豆生长性状第34-35页
        3.2.2 大豆产量性状第35-36页
        3.2.3 大豆根系构型性状第36-40页
        3.2.4 大豆根系生物量和大豆活性根瘤数第40-42页
        3.2.5 贯穿阻力与大豆生物指标方程拟合第42-44页
    3.3 拖拉机类型对玉米地上和地下性状的影响第44-54页
        3.3.1 玉米生长性状第44-45页
        3.3.2 玉米产量性状第45-47页
        3.3.3 玉米根系构型性状第47-51页
        3.3.4 贯穿阻力与玉米生物指标方程拟合第51-54页
    3.4 讨论第54-55页
        3.4.1 拖拉机类型及行走次数与土壤压实程度第54页
        3.4.2 土壤压实与作物性状第54-55页
    3.5 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大豆品种对土壤压实的响应第56-81页
    4.1 土壤压实状况第56-57页
    4.2 不同大豆品种地上生物量性状的响应第57-67页
        4.2.1 生长状况第57-62页
        4.2.2 产量性状第62-67页
    4.3 不同大豆品种根系生物性状的影响第67-79页
        4.3.1 根系构型性状第67-74页
        4.3.2 根生物量和活性根瘤数第74-79页
    4.4 讨论第79-80页
        4.4.1 土壤压实对土壤贯穿阻力及容重的影响第79页
        4.4.2 大豆品种对土壤压实环境的响应第79-80页
        4.4.3 根系特征与大豆产量第80页
    4.5 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不同大豆品种根系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应第81-90页
    5.1 不同大豆品种土壤孔隙结构特征第81-88页
        5.1.1 不同大豆品种染色面积百分比第81-83页
        5.1.2 不同大豆品种有效染色深度第83-88页
    5.2 讨论第88-89页
    5.3 小结第89-90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90-92页
    6.1 研究结论第90-91页
    6.2 创新点第91页
    6.3 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作者简历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骨性Ⅱ类患者上气道二维及三维测量数据的研究
下一篇:单颗后牙种植修复咬合状态与骨吸收情况的前瞻性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