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假冒人脸检测算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基于图像属性检测第11-14页
        1.2.2 基于视频人脸动态属性检测第14-15页
        1.2.3 多方法融合检测第15-16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第16-17页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6页
        1.3.2 论文章节安排第16-17页
第2章 人脸识别数据集和预处理第17-23页
    2.1 实验数据集第17-20页
        2.1.1 CASIA-FASD第17-18页
        2.1.2 REPLAY-ATTACK第18-19页
        2.1.3 NUAA第19页
        2.1.4 MSU MFSD第19-20页
    2.2 人脸识别性能指标第20-21页
    2.3 人脸区域提取第21-22页
        2.3.1 直方图均衡化第21-22页
        2.3.2 确定人脸区域第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基于多尺度多特征融合的假冒人脸检测算法第23-35页
    3.1 金字塔模型第24-25页
    3.2 近邻LBP算法分析第25-27页
        3.2.1 基本LBP算法第25-26页
        3.2.2 近邻LBP算法第26-27页
    3.3 光流算法分析第27-29页
    3.4 静态和动态结合的多特征融合检测方法第29-34页
        3.4.1 算法流程介绍第29-30页
        3.4.2 图像特征提取步骤第30-31页
        3.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3.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基于DBN的智能终端假冒人脸检测算法第35-49页
    4.1 人脸识别检测方案第36-40页
        4.1.1 多通道线性LBP第36-40页
        4.1.2 LK光流算法第40页
    4.2 DBN分类算法第40-44页
        4.2.1 人脸图像与DBN映射第41-42页
        4.2.2 预训练第42-43页
        4.2.3 调优第43-44页
    4.3 算法流程第44-45页
        4.3.1 多通道线性LBP第44-45页
        4.3.2 LK光流第45页
        4.3.3 假冒人脸分类第45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4.6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5.1 总结第49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技术创新网络与资金风险传导模拟研究
下一篇:云制造模式下企业剩余资源分享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