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第15页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5.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2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2 研究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19-30页 |
2.1 农产品流通特点 | 第19页 |
2.2 农产品流通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2.3 农产品流通模式 | 第21-27页 |
2.4 农产品流通模式评价方法 | 第27-30页 |
3 影响泰安市农产品流通模式选择因素分析 | 第30-54页 |
3.1 泰安市农产品流通主要模式 | 第30-34页 |
3.2 农户选择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实证分析 | 第34-43页 |
3.2.1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 第34-36页 |
3.2.2 农户选择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单因素分析 | 第36-43页 |
3.3 中间商介入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选择 | 第43-54页 |
3.3.1 农户蔬菜流通模式选择的分析框架 | 第44-45页 |
3.3.2 蔬菜流通模式及中间商介入的蔬菜流通模式分析 | 第45-54页 |
4 泰安市农产品流通模式的选择及优化 | 第54-63页 |
4.1 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类型和功能 | 第54-56页 |
4.2 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竞争强弱分析 | 第56-57页 |
4.3 农产品流通模式选择 | 第57-60页 |
4.4 泰安市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对策 | 第60-63页 |
5 农产品流通模式选择权的政策建议 | 第63-66页 |
5.1 微观角度提升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 第63页 |
5.2 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建立产业链条的内部协调机制 | 第63-64页 |
5.3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为农产品流通模式选择权提供制度保障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