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

益肾解郁通络汤治疗肾虚肝郁型中风后抑郁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9-10页
对象与方法第10-17页
    1 研究对象第10-12页
        1.1 病例来源第10页
        1.2 西医诊断第10-11页
            1.2.1 脑梗死诊断第10页
            1.2.2 抑郁症诊断第10-11页
            1.2.3 抑郁严重程度判定标准第11页
        1.3 中医诊断第11页
            1.3.1 中风病诊断第11页
            1.3.2 郁病诊断第11页
            1.3.3 中医症候诊断第11页
        1.4 纳入标准第11-12页
        1.5 排除标准第12页
    2 研究方法第12-16页
        2.1 分组情况第12-13页
        2.2 技术路线第13-14页
        2.3 治疗方法第14-15页
        2.4 观察项目第15-16页
            2.4.1 一般资料第15页
            2.4.2 病史情况第15页
            2.4.3 疗效指标第15页
            2.4.4 安全性指标第15-16页
        2.5 疗效评定第16页
    3 统计分析第16-17页
结果第17-19页
    1 两组HAMD量表积分比较第17页
    2 两组NIHSS量表评分对比分析第17页
    3 两组ADL量表对比分析第17-18页
    4 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对比分析第18页
    5 两组疗效对比分析第18页
    6 安全性指标对比分析第18-19页
讨论第19-25页
    1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抑郁的认识第19-20页
    2 中医对中风后抑郁的认识第20-21页
    3 导师思想第21-22页
    4 益肾解郁通络方方义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第22-23页
    5 对照药物的选择第23-24页
    6 结果分析第24页
    7 问题与展望第24-25页
结论第25-26页
致谢第26-29页
参考文献第29-32页
附录第32-40页
    附录 1 综述第32-40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附录 2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杰教授从痰论治郁病经验总结
下一篇:益气化瘀法治疗早期流产后宫腔残留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