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品种类胡萝卜素等品质性状的影响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文献综述第12-18页
    1.1 类胡萝卜素第12-14页
    1.2 面粉色泽第14页
    1.3 脂肪氧化酶第14-15页
    1.4 蛋白质第15-16页
    1.5 湿面筋第16页
    1.6 淀粉及糊化特性第16-18页
2 引言第18-19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9-22页
    3.1 供试材料第19页
        3.1.1 两年多点试验第19页
        3.1.2 128个小麦品种(系)试验第19页
    3.2 实验方法第19-22页
        3.2.1 小麦麦粉的制备第19页
        3.2.2 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第19-20页
        3.2.3 白度、亮度、红度、黄度的测定第20页
        3.2.4 近红外参数的测定第20页
        3.2.5 脂肪氧化酶活性测定第20页
        3.2.6 RVA参数的测定第20页
        3.2.7 作用力的计算第20-21页
        3.2.8 基于AMMI模型的稳定性计算第21页
        3.2.9 统计分析第21-2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2-42页
    4.1 基因型和环境对供试小麦品种若干品质性状的影响第22-35页
        4.1.1 方差分析结果第22-25页
        4.1.2 各因素对小麦品质性状的作用力分析结果第25-26页
        4.1.3 多重比较结果第26-31页
        4.1.4 品种稳定性分析(基于AMMI模型)第31-34页
        4.1.5 参试品种的类型划分(基于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品种稳定度)第34-35页
    4.2 128个小麦品种(系)的自然群体籽粒品质性状测定第35-42页
        4.2.1 品质性状测定结果统计第35-37页
        4.2.2 128个小麦品种籽粒品质性状分布情况分析第37-40页
        4.2.3 籽粒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40页
        4.2.4 不同种皮颜色小麦品种籽粒品质性状的比较第40-42页
5 讨论第42-44页
    5.1 关于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第42页
    5.2 关于128个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第42-44页
6 结论第44-45页
附表1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3页
个人简介第53-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配方施肥下氮肥后移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及硝态氮吸收途径初探
下一篇:金属负载型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