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19页 |
一、研究对象与思路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6页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16-18页 |
四、创新与难点之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共生理论的生态意蕴 | 第19-27页 |
一、生态意蕴的核心与支点 | 第19-21页 |
二、生态意蕴的本质特征 | 第21-25页 |
三、可持续性生态关系的实现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文明演进中生态文明生成的历史必然性 | 第27-40页 |
一、渔猎文明——附生型共生模式 | 第27-29页 |
二、农耕文明——偏利型共生模式 | 第29-31页 |
三、工业文明——寄生型共生模式 | 第31-35页 |
四、生态文明建设阶段——非对称互惠型共生模式 | 第35-40页 |
第三章 共生关系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 第40-53页 |
一、树立生态生产力观,实现人与自然的互惠发展 | 第40-45页 |
二、修复物质循环“断裂”,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 第45-48页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人的包容发展 | 第48-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