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金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调控细胞氧化应激的研究

摘要第12-16页
ABSTRACT第16-20页
符号说明第21-23页
第一章 绪论第23-51页
    1.1 引言第23-24页
    1.2 纳米材料简介第24-25页
    1.3 金纳米颗粒第25-38页
        1.3.1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表面修饰及表征第25-29页
            1.3.1.1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第25-26页
            1.3.1.2 金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第26-28页
            1.3.1.3 金纳米颗粒的表征第28-29页
        1.3.2 金纳米颗粒的生物效应第29-33页
            1.3.2.1 吸附蛋白第29-30页
            1.3.2.2 细胞摄入第30-31页
            1.3.2.3 细胞凋亡第31-33页
        1.3.3 金纳米颗粒的生物应用第33-38页
            1.3.3.1 运载药物第33-34页
            1.3.3.2 运载基因和蛋白第34-36页
            1.3.3.3 光热治疗第36-37页
            1.3.3.4 CT成像第37-38页
    1.4 氧化应激第38-40页
        1.4.1 活性氧自由基第38页
        1.4.2 分等级的氧化应激模型第38-39页
        1.4.3 氧化应激与疾病第39-40页
            1.4.3.1 氧化应激与癌症第39-40页
            1.4.3.2 氧化应激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第40页
            1.4.3.3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第40页
    1.5 纳米材料对氧化应激的调控第40-46页
        1.5.1 纳米材料通过不同源头产生氧化应激第40-42页
            1.5.1.1 纳米材料引起线粒体源氧化应激第41页
            1.5.1.2 纳米材料引起NADPH氧化酶源氧化应激第41-42页
        1.5.2 纳米材料调控氧化应激水平第42-46页
            1.5.2.1 纳米材料的组成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第43-44页
            1.5.2.2 纳米材料的尺寸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第44页
            1.5.2.3 纳米材料的形状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第44-45页
            1.5.2.4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第45-46页
    1.6 化疗增敏第46-48页
        1.6.1 常见的化疗增敏剂及增敏机制第46页
        1.6.2 纳米材料成为新兴的化疗增敏剂第46-48页
    1.7 本研究工作的意义第48-51页
第二章 金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调控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第51-83页
    2.1 引言第51-52页
    2.2 实验材料第52-53页
    2.3 实验仪器第53-54页
    2.4 实验方法第54-63页
        2.4.1 表面性质连续变化的金纳米系列的设计、合成与表征第54-61页
            2.4.1.1 表面性质连续变化的金纳米系列的设计第54-55页
            2.4.1.2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第55-57页
            2.4.1.3 表面性质连续变化的金纳米系列的合成第57-60页
            2.4.1.4 表面性质连续变化的金纳米系列的表征第60-61页
        2.4.2 细胞培养第61页
        2.4.3 细胞存活率实验第61页
        2.4.4 免疫印迹实验第61-62页
        2.4.5 细胞内过氧化氢水平检测第62页
        2.4.6 透射电子显微镜细胞成像第62-63页
        2.4.7 ICP-MS检测细胞摄入第63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63-81页
        2.5.1 表面性质连续变化的金纳米系列第63-69页
        2.5.2 细胞系及金纳米颗粒浓度的选择第69-73页
        2.5.3 金纳米颗粒的疏水性及表面正电荷密度调控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第73-77页
        2.5.4 血清蛋白浓度不影响金纳米颗粒引起的氧化应激第77-78页
        2.5.5 金纳米颗粒引起细胞摄入依赖的氧化应激第78-81页
    2.6 结论第81-83页
第三章 金纳米颗粒引起氧化应激的机制研究及应用初探第83-103页
    3.1 引言第83-84页
    3.2 实验材料第84-85页
    3.3 实验仪器第85页
    3.4 实验方法第85-88页
        3.4.1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1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实验第85-86页
        3.4.2 细胞膜上p47~(phox)表达水平检测第86页
        3.4.3 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检测第86页
        3.4.4 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检测第86页
        3.4.5 钙离子螯合实验第86-87页
        3.4.6 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实验第87页
        3.4.7 细胞膜电位检测第87页
        3.4.8 FA-PO6和FA-HY7的合成与表征第87-88页
        3.4.9 化疗增敏实验第88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88-101页
        3.5.1 APO和DPI抑制疏水的金纳米颗粒引起的氧化应激第88-90页
        3.5.2 疏水的金纳米颗粒导致p47~(phox)向细胞膜迁移第90-91页
        3.5.3 ROT抑制表面带正电的金纳米颗粒引起的氧化应激第91-93页
        3.5.4 表面带正电的金纳米颗粒引起的氧化应激是钙离子介导的第93-94页
        3.5.5 表面带正电的金纳米颗粒激活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第94-95页
        3.5.6 表面带正电的金纳米颗粒导致细胞膜去极化第95-97页
        3.5.7 疏水及表面带正电的金纳米颗粒具有化疗增敏作用第97-101页
    3.6 结论第101-103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23页
附录第123-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5-137页
发表论文全文第137-14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机纳米材料构建物理/化学微环境调控干细胞命运
下一篇:富含nHA并缓释NELL-1蛋白的纳米纤维支架构建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