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猪笼草属植物概述 | 第13-15页 |
1.1.1 猪笼草属植物分布 | 第13-14页 |
1.1.2 猪笼草属植物的形态特征 | 第14-15页 |
1.1.3 猪笼草属植物的生态习性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猪笼草属植物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3 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概况 | 第16-20页 |
1.3.1 遗传性因子对扦插繁殖的影响 | 第16页 |
1.3.2 营养物质 | 第16-17页 |
1.3.3 环境因子对扦插繁殖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4 不同插穗部位对扦插繁殖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5 生长调节剂对扦插繁殖的影响 | 第19页 |
1.3.6 富氢水对扦插繁殖的影响 | 第19-20页 |
1.4 本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20-23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4.2 猪笼草的市场应用前景 | 第21-22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不同空气湿度对猪笼草扦插的影响 | 第23-28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3-24页 |
2.1.1 实验场地、设备 | 第23页 |
2.1.2 实验试剂、仪器 | 第23页 |
2.1.3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1.4 扦插基质和插穗处理 | 第23-24页 |
2.1.5 实验设计 | 第24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2.2.1 不同空气湿度对两种猪笼草扦插生根的影响 | 第24-26页 |
2.2.2 不同空气湿度对两种猪笼草根系生长情况的影响 | 第26页 |
2.3 讨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不同扦插基质对猪笼草扦插的影响 | 第28-33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28-29页 |
3.1.1 实验场地、设备 | 第28页 |
3.1.2 实验试剂、仪器 | 第28页 |
3.1.3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3.1.4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3.1.5 实验设计 | 第2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3.2.1 不同基质对红瓶猪笼草发芽率及生根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2 不同基质对红瓶猪笼草生根状况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3 不同基质对红瓶猪笼草缓苗时间的影响 | 第31页 |
3.3 讨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猪笼草扦插的影响 | 第33-38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4页 |
4.1.1 实验场地、设备 | 第33页 |
4.1.2 实验试剂、仪器 | 第33页 |
4.1.3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4.1.4 实试验方法 | 第34页 |
4.1.5 实验设计 | 第34页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4.2.1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红瓶猪笼草扦插的影响 | 第34-35页 |
4.2.2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N. sibuyanensis × maxima扦插的影响 | 第35-37页 |
4.3 讨论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富氢水对猪笼草扦插的影响 | 第38-45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38-39页 |
5.1.1 实验场地 | 第38页 |
5.1.2 实验试剂、仪器 | 第38页 |
5.1.3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5.1.4 实验方法 | 第39页 |
5.1.5 实验设计 | 第39页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5.2.1 不同浓度的富氢水对猪笼草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5.2.2 不同浓度的富氢水对猪笼草扦插发芽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5.2.3 不同浓度的HRW对猪笼草扦插根数根长的影响 | 第41-42页 |
5.2.4 不同浓度的HRW对猪笼草扦插最早生根时间的影响 | 第42-43页 |
5.3 讨论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6.1 结论 | 第45-46页 |
6.2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附录 1 | 第53-54页 |
附录 2 | 第54-56页 |
附录 3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