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5-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2-16页 |
第一部分 新疆博州地区3-5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 | 第16-33页 |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21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1.2 口腔检查 | 第17-19页 |
1.3 问卷调查 | 第19-20页 |
1.4 质量控制 | 第20-21页 |
1.5 统计学分析 | 第21页 |
2 结果 | 第21-27页 |
3 讨论 | 第27-32页 |
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二部分 博州地区汉、维、蒙三民族重度低龄儿童龋病儿童与健康儿童的菌斑生物膜菌群结构宏基因组学研究 | 第33-7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40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35页 |
1.2 龈上菌斑样本采集 | 第35页 |
1.3 提取微生物组总DNA | 第35-36页 |
1.4 PCR扩增 | 第36页 |
1.5 上机进行高通量测序 | 第36页 |
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6-39页 |
1.7 统计学分析 | 第39-40页 |
2 结果 | 第40-64页 |
3 讨论 | 第64-76页 |
4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三部分 汉、维、蒙族不同龋患儿童唾液中主要致龋菌的定量研究 | 第77-96页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78-81页 |
1.1 研究对象和纳入标准 | 第78页 |
1.2 唾液采集 | 第78页 |
1.3 总DNA提取 | 第78页 |
1.4 DNA浓度及纯度检测 | 第78页 |
1.5 聚合酶链反应鉴定 | 第78-79页 |
1.6 荧光定量PCR检测唾液主要致龋菌 | 第79-81页 |
1.7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81页 |
2 结果 | 第81-88页 |
3 讨论 | 第88-94页 |
4 小结 | 第94-96页 |
结论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8页 |
综述 | 第118-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128-129页 |
个人简历 | 第129-130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