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现有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第一节 网络政治谣言的内涵及传播特征 | 第15-18页 |
一、网络政治谣言的内涵 | 第15-16页 |
二、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特征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党群关系的重要意义及“网上”党群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 第18-23页 |
一、党群关系的基本内涵 | 第18-19页 |
二、密切党群关系的重大意义 | 第19-21页 |
三、数字化生存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网上”党群关系的新发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网络政治谣言对党群关系的主要危害 | 第23-30页 |
第一节 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破坏党群关系的政治基础 | 第23-25页 |
一、冲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削弱主流思想对群众的影响力 | 第23-24页 |
二、歪曲党史国史,割裂党群的血肉联系 | 第24-25页 |
三、动摇理想信念,消解民族凝聚力 | 第25页 |
第二节 损害党和国家形象,降低网民政治信任感 | 第25-28页 |
一、损坏党的形象,弱化群众对党的认同 | 第26页 |
二、影响国家形象,误导群众的爱国情感 | 第26-27页 |
三、扰乱社会正常秩序,扭曲网民政治心理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恶化虚拟社会环境,形成群众的无序政治参与 | 第28-30页 |
一、冲击网络舆论生态,损害网民利益 | 第28页 |
二、网络政治参与无序化,党群工作风险增加 | 第28-29页 |
三、阻碍党群良性沟通,破坏党群和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网络政治谣言危害党群关系的成因 | 第30-39页 |
第一节 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网络思想领域复杂多变 | 第30-32页 |
一、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群众易产生对党的不满情绪 | 第30页 |
二、境外敌对势力造谣生事,妄图分化党群关系 | 第30-31页 |
三、网络媒介加速谣言传播,谣言家趁机获利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权威信息发布制度尚不完善,党群沟通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 第32-34页 |
一、新闻发言人制度有待完善 | 第33页 |
二、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畏网心理 | 第33-34页 |
三、党群沟通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 第34页 |
第三节 网络谣言监管相对滞后,配套法律法规须与时俱进 | 第34-36页 |
一、监管方式相对滞后,多头管理引发混乱 | 第34-35页 |
二、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应与时俱进 | 第35-36页 |
第四节 网络主体存在失范现象,自律性有待提升 | 第36-39页 |
一、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把关失灵 | 第36-37页 |
二、部分官媒“以谣辟谣”,极少数党员干部胡乱发声 | 第37-38页 |
三、网民非理性政治参与,网络围观有待升级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党群关系视阈下治理网络政治谣言的主要对策 | 第39-53页 |
第一节 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 第39-41页 |
一、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维护网络安全 | 第39-40页 |
二、做好舆情研判,及时引导舆论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深入推进网络党群沟通 | 第41-45页 |
一、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 第42-43页 |
二、推进网络党群沟通建设,增强网络理政能力 | 第43-45页 |
第三节 健全法律规则,完善谣言监管体系 | 第45-48页 |
一、健全网络政治谣言治理的法律规制 | 第45-46页 |
二、依法治谣,完善谣言监管体系 | 第46-48页 |
第四节 引导网络主体有序参与,协同维护网络空间 | 第48-53页 |
一、党员干部积极触网,率先垂范引导网民自律 | 第48-49页 |
二、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维护媒体“把关人”形象 | 第49-51页 |
三、推进“识谣教育”,培育网络道德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