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1.1.1 中山市控制详细规划的发展 | 第17页 |
1.1.2 中央对城市设计工作日益重视,将之视为提高城市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 | 第17-18页 |
1.1.3 《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以部门规章形式提高城市设计地位 | 第18-19页 |
1.1.4 城市设计与现有规划体系的衔接,成为规划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 | 第1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3 研究范围 | 第2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21页 |
1.5.2 个案研究法 | 第21-22页 |
1.5.3 调查研究法 | 第22页 |
1.5.4 经验总结法 | 第22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城市设计与控规的概述及关系 | 第24-34页 |
2.1 城市设计的概述 | 第24-26页 |
2.1.1 城市设计产生的背景 | 第24页 |
2.1.2 城市设计的涵义 | 第24-25页 |
2.1.3 城市设计的目标 | 第25页 |
2.1.4 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2.2 控规的概述 | 第26-29页 |
2.2.1 控规产生的背景 | 第26-27页 |
2.2.2 控规的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2.2.3 控规的作用 | 第28-29页 |
2.3 城市设计与控规的关系 | 第29-32页 |
2.3.1 城市设计在控规中的必要性 | 第29页 |
2.3.2 城市设计与控规紧密结合、密不可分 | 第29-31页 |
2.3.3 城市设计与控规相辅相成,实现规划建设的无缝衔接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控规问题剖析 | 第34-51页 |
3.1 城市空间品质的发展目标是否明确 | 第34-42页 |
3.1.1 城市发展目标内涵解读 | 第34-36页 |
3.1.2 控规面临城市空间品质发展目标不够明确的困境 | 第36-42页 |
3.2 城市空间品质的技术表达是否完善 | 第42-46页 |
3.2.1 规划编制:空间品质表达方式的缺失 | 第42-43页 |
3.2.2 法规规范:空间品质技术规则的缺失 | 第43-44页 |
3.2.3 设计管理:空间品质技术要点的缺失 | 第44-46页 |
3.3 城市设计的实施过程是否公平合理 | 第46-50页 |
3.3.1 控制性与灵活性的把握不足 | 第47-50页 |
3.3.2 公众参与程度低,易流于形式 | 第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51-76页 |
4.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51-60页 |
4.1.1 国外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 第51-53页 |
4.1.2 国外城市设计实践研究 | 第53-59页 |
4.1.3 国外研究现状的启示 | 第59-60页 |
4.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60-75页 |
4.2.1 国内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 第60-61页 |
4.2.2 国内城市设计实践研究 | 第61-74页 |
4.2.3 国内研究现状的启示 | 第74-7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基于城市设计引导控规的策略研究 | 第76-98页 |
5.1 城市空间品质的发展目标逐渐明确 | 第76-84页 |
5.1.1 发掘、延续城市本土化特色 | 第76-79页 |
5.1.2 加强视觉空间的研究 | 第79-82页 |
5.1.3 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 第82-84页 |
5.2 城市空间品质的技术表达逐渐完善 | 第84-91页 |
5.2.1 规划编制:完善空间品质表达方式 | 第84-86页 |
5.2.2 法规规范:完善空间品质技术规则 | 第86-89页 |
5.2.3 设计管理:完善空间品质技术要点 | 第89-91页 |
5.3 城市设计的实施过程逐渐公平合理 | 第91-97页 |
5.3.1 加强控制性与灵活性的把握,提高公平合理性 | 第91-96页 |
5.3.2 强化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建立地区规划师制度 | 第96-9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六章 基于城市设计引导的控规案例实践 | 第98-143页 |
6.1 案例现状分析 | 第98-101页 |
6.1.1 案例背景:国家正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业发展 | 第98页 |
6.1.2 案例环境区位 | 第98-101页 |
6.2 结合案列探讨城市设计引导控规的策略研究 | 第101-131页 |
6.2.1 城市空间品质的发展目标趋向明确 | 第101-117页 |
6.2.2 城市空间品质的技术表达趋向完善 | 第117-124页 |
6.2.3 实施过程趋向公平合理 | 第124-131页 |
6.3 实施效果评价 | 第131-137页 |
6.3.1 实施案例概况 | 第131-132页 |
6.3.2 城市设计的实施引导 | 第132-134页 |
6.3.3 使用评价 | 第134-137页 |
6.4 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137-142页 |
6.4.1 当前中山城市设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 第137-139页 |
6.4.2 新形势下加强中山城市设计工作的对策与倡议 | 第139-14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3-145页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143页 |
7.2 不足之处 | 第143-144页 |
7.3 展望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