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原因 | 第8-9页 |
二、研究史回顾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及创新意义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昭宣时期的乐府活动 | 第13-26页 |
第一节 昭帝时期的乐府活动 | 第13-18页 |
一、昭帝时期的社会背景 | 第13-14页 |
二、昭帝时期乐府活动及其特点考述 | 第14-18页 |
第二节 宣帝时期的乐府活动 | 第18-26页 |
一、宣帝时期的社会背景 | 第18-19页 |
二、宣帝时期乐府活动及其特点考述 | 第19-26页 |
第二章 昭宣时期的乐府歌诗作者 | 第26-38页 |
第一节 昭帝时期乐府歌诗作者考述 | 第26-29页 |
一、谋反被诛的诸侯王及其家眷 | 第26-28页 |
二、身处异域的武将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宣帝时期乐府歌诗作者考述 | 第29-38页 |
一、以帝王为中心的乐府歌诗创作群体 | 第29-34页 |
二、以诸侯王为代表的贵族创作群体 | 第34-35页 |
三、被免为庶人的大臣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昭宣时期的乐府歌诗 | 第38-54页 |
第一节 昭宣时期乐府歌诗考析 | 第38-46页 |
一、昭帝时期乐府歌诗考析 | 第38-42页 |
二、宣帝时期乐府歌诗考析 | 第42-46页 |
第二节 昭宣时期乐府歌诗的总体特点与美学意蕴 | 第46-54页 |
一、昭宣时期乐府歌诗的总体特点 | 第46-49页 |
二、昭宣时期乐府歌诗的美学意蕴 | 第49-54页 |
结语 | 第54-58页 |
一、昭宣时期乐府基本沿承汉武帝时期乐府模式的表现 | 第54-55页 |
二、昭宣时期乐府的变革表现 | 第55-56页 |
三、昭宣乐府沿承与变革汉武乐府的原因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8页 |
附录一 | 第58-59页 |
附录二 | 第59-62页 |
附录三 | 第62-64页 |
附录四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