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医保城乡一体化制度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6-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 第16页 |
2.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16页 |
2.1.3 医保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衔接 | 第16-17页 |
2.2 医疗保险产品属性及政府干预 | 第17-18页 |
2.2.1 产品属性 | 第17页 |
2.2.2 政府干预 | 第17-18页 |
2.3 医保城乡一体化制度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3.1 社会公平理论 | 第18-19页 |
2.3.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19页 |
2.3.3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2.3.4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 第20-22页 |
第3章 天津市医保城乡一体化制度衔接过程 | 第22-38页 |
3.1 天津市医保城乡一体化制度衔接背景 | 第22-25页 |
3.1.1 城乡单独运行的医保制度 | 第22-23页 |
3.1.2 成本较高的个人缴费机制 | 第23页 |
3.1.3 部门独立运作的管理制度 | 第23-24页 |
3.1.4 需要完善的政府监管机制 | 第24页 |
3.1.5 自愿参与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隐患 | 第24页 |
3.1.6 抗风险能力不足的低统筹层次 | 第24-25页 |
3.2 天津市医保城乡一体化制度衔接做法 | 第25-28页 |
3.2.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第25-26页 |
3.2.2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 | 第26-27页 |
3.2.3 理顺医保制度管理体系 | 第27-28页 |
3.3 天津市城乡一体化制度衔接后的管理现状 | 第28-29页 |
3.4 天津市城乡医保一体化制度衔接前后的比较 | 第29-35页 |
3.4.1 参保准入要求的不同 | 第30页 |
3.4.2 筹资方式及标准的不同 | 第30-31页 |
3.4.3 医保支付待遇较之前显著提高 | 第31-35页 |
3.5 天津市医保城乡一体化制度与其他省市的比较 | 第35-38页 |
3.5.1 其他省市医保城乡一体化做法 | 第35-36页 |
3.5.2 医保城乡一体化制度的相同点 | 第36页 |
3.5.3 医保城乡一体化制度的不同点 | 第36-38页 |
第4章 天津市医保城乡一体化制度衔接效果评价与考察 | 第38-50页 |
4.1 天津市城乡医保制度调查设计 | 第38-39页 |
4.1.1 调查目的 | 第38页 |
4.1.2 调查内容 | 第38-39页 |
4.1.3 调查过程 | 第39页 |
4.2 天津市城乡医保制度调查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4.2.1 调查对象具体情况 | 第39-40页 |
4.2.2 医保制度运行情况 | 第40-42页 |
4.2.3 居民对制度的评价分析 | 第42-44页 |
4.3 天津医保城乡一体化制度衔接后的优势 | 第44-45页 |
4.3.1 医疗保障水平有所提升 | 第44-45页 |
4.3.2 医保服务更加便捷、人性化 | 第45页 |
4.3.3 对特殊病种人群重点关注 | 第45页 |
4.4 天津医保城乡一体化制度衔接后的不足 | 第45-50页 |
4.4.1 制度公平性和服务均等化建设仍需改进 | 第45-46页 |
4.4.2 征收缴费结构尚不成熟 | 第46-47页 |
4.4.3 待遇支付方式有待完善 | 第47页 |
4.4.4 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完备 | 第47页 |
4.4.5 管理机构改革变动影响经办衔接 | 第47-50页 |
第5章 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制度的改进 | 第50-58页 |
5.1 制度改进原则 | 第50-52页 |
5.1.1 坚持公平理念 | 第50-51页 |
5.1.2 确立改进目标 | 第51-52页 |
5.2 制度改进的主要方式 | 第52-54页 |
5.2.1 提高依法治理水平 | 第52页 |
5.2.2 实现人口全覆盖 | 第52-53页 |
5.2.3 满足多元化群体需求 | 第53页 |
5.2.4 推进险种整合“瘦身” | 第53页 |
5.2.5 提升医疗保险待遇 | 第53-54页 |
5.2.6 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 第54页 |
5.3 创新改进的意见建议 | 第54-58页 |
5.3.1 丰富依法监督的治理举措 | 第54页 |
5.3.2 推行全民、终身参保机制 | 第54-55页 |
5.3.3 建立多样化的医疗保险体系 | 第55页 |
5.3.4 多渠道确保基金健康运行 | 第55页 |
5.3.5 探索险种整合的医保改进模式 | 第55-56页 |
5.3.6 进一步推广信息化服务 | 第56-58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调查问卷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