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9-20页 |
| 一、互联网视听产业版权纠纷及其案例汇总 | 第20-33页 |
| (一)研究区间的确立 | 第20-22页 |
| (二)研究案例的汇总 | 第22-28页 |
| (三)研究案例的选择 | 第28-33页 |
| 二、萌芽期:纠纷较少,规制体系初建(2003-2007) | 第33-44页 |
| (一)主体:侵权多发于平台之间 | 第33-35页 |
| (二)客体(特征):音频领域侵权案例多 | 第35-39页 |
| (三)行为:侵权方式较为单一 | 第39页 |
| (四)结果:财产赔偿占最大比例 | 第39-42页 |
| (五)规制:规制体系的初建 | 第42-44页 |
| 三、发展期:纠纷增多,规制体系修订(2008-2012) | 第44-57页 |
| (一)主体:个人提起诉讼案例增加 | 第44-47页 |
| (二)客体(特征):视频领域纠纷案例多 | 第47-50页 |
| (三)行为:侵权方式呈现多元化 | 第50-52页 |
| (四)结果:大额赔偿案例增多 | 第52-54页 |
| (五)规制:规制体系的修订 | 第54-57页 |
| 四、井喷期:纠纷激增,规制体系扩充(2013-2017) | 第57-69页 |
| (一)主体:网络服务提供商成为诉讼主体 | 第57-58页 |
| (二)客体(特征):游戏侵权案例大幅增加 | 第58-65页 |
| (三)行为:基于新技术的侵权行为增加 | 第65-66页 |
| (四)结果:精神赔偿诉求增多 | 第66-67页 |
| (五)规制:规制体系扩充与技术进步 | 第67-69页 |
| 结语 | 第69-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