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耐久性及反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8页
    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概述第10-12页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简介第12-14页
    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耐久性简介第14-16页
        1.3.1 质子交换膜的耐久性第14页
        1.3.2 催化层的耐久性第14-15页
        1.3.3 气体扩散层的耐久性第15-16页
    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化学测试简介第16-27页
        1.4.1 循环伏安法(CV)第16-19页
        1.4.2 线性伏安法(LSV)第19-20页
        1.4.3 交流阻抗法(EIS)第20-27页
    1.5 论文选题目的和拟解决的问题第27-28页
第2章 极化曲线拟合理论第28-43页
    2.1 前言第28-29页
    2.2 实际输出电压第29-30页
    2.3 热力学电压第30-31页
    2.4 活化过电势第31-33页
    2.5 催化层中的质子传导第33-35页
    2.6 质量传输过电位第35-40页
    2.7 欧姆过电位第40-41页
    2.8 极化曲线拟合第41-42页
    2.9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极化曲线拟合在单电池耐久性研究中的应用第43-49页
    3.1 前言第43-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页
        3.2.1 实验设备第44页
        3.2.2 实验材料第44页
        3.2.3 电化学测试条件第44页
    3.3 极化曲线拟合分析第44-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耐久性分析第49-61页
    4.1 前言第49-50页
    4.2 实验部分第50页
        4.2.1 实验设备第50页
        4.2.2 实验材料第50页
        4.2.3 电化学测试条件第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60页
        4.3.1 线性伏安(LSV)分析第50-51页
        4.3.2 循环伏安(CV)分析第51-53页
        4.3.3 交流阻抗(EIS)分析第53-55页
        4.3.4 接触角分析第55-56页
        4.3.5 透射电镜(TEM)分析第56-58页
        4.3.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58-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金属双极板短堆耐久性研究第61-69页
    5.1 前言第61-62页
    5.2 实验部分第62-63页
        5.2.1 实验设备第62页
        5.2.2 实验材料第62页
        5.2.3 电化学测试条件第62-63页
    5.3 结果和讨论第63-67页
        5.3.1 电堆电压均一性分析第63-66页
        5.3.2 极化曲线拟合分析第66-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6章 燃料电池中的反极现象研究第69-85页
    6.1 前言第69-70页
    6.2 实验部分第70-72页
        6.2.1 实验设备第70页
        6.2.2 实验材料第70-71页
        6.2.3 电化学测试条件第71页
        6.2.4反极实验第71-72页
    6.3 结果和讨论第72-84页
        6.3.1 典型反极曲线分析第72-73页
        6.3.2 反极对电池的破坏作用第73-78页
        6.3.3 IrO_2对反极的影响第78-82页
        6.3.4 反极结束电压对反极的影响第82-84页
    6.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7章 结论和展望第85-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项目情况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PPT算法的光伏系统充放电控制器的研究及实现
下一篇: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