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直接压片处方智能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部分 | 第15-42页 |
第一节 中药产品与工艺设计概述 | 第15-24页 |
1. 中药产品设计 | 第15-17页 |
2. 中药工艺设计 | 第17-20页 |
3. 药物产品与工艺设计方法 | 第20-23页 |
4.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药物粉末压缩研究现状 | 第24-34页 |
1. SeDeM方法评价粉体性质 | 第25-28页 |
2. 粉体压缩过程 | 第28-33页 |
3. 小结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2页 |
前言 | 第42-43页 |
第二章 中药原辅料粉体物理性质评价 | 第43-78页 |
第一节 粉体物性测试方法的建立 | 第43-49页 |
1. 粉末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 | 第43页 |
2. 物性测试方法建立 | 第43-48页 |
3. 结论 | 第48-49页 |
第二节 代表性原辅料物性分析 | 第49-70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9-52页 |
2. 方法 | 第5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2-70页 |
4. 结论 | 第70页 |
第三节 iTCM智慧中药数据库的建立 | 第70-77页 |
1. iTCM智慧中药数据库基本框架 | 第70-71页 |
2. iTCM智慧中药数据库操作流程 | 第71-76页 |
3. 结论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三章 中药原辅料粉体压缩行为研究 | 第78-112页 |
第一节 粉体可压缩性评价 | 第78-94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78页 |
2. 方法 | 第78-8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81-94页 |
4. 结论 | 第94页 |
第二节 粉体可压实性评价 | 第94-101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94页 |
2. 方法 | 第94-9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95-100页 |
4. 结论 | 第100-101页 |
第三节 粉体成片性评价 | 第101-111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01页 |
2. 方法 | 第10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11页 |
4. 结论 | 第111页 |
本章小节 | 第111-112页 |
第四章 基于粉体物性的中药直压片剂处方智能设计 | 第112-150页 |
第一节 药用粉体物性周期表 | 第112-121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13页 |
2. 方法 | 第113-11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1页 |
4. 结论 | 第121页 |
第二节 药用粉体压缩行为分类系统 | 第121-131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22页 |
2. 方法 | 第122-12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23-130页 |
4. 结论 | 第130-131页 |
第三节 中药直接压片处方设计空间的建立 | 第131-149页 |
1. 数据来源与模块划分 | 第131页 |
2. 方法 | 第131-13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32-148页 |
4. 结论 | 第148-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149-150页 |
第五章 中药直接压片处方智能设计方法验证 | 第150-180页 |
第一节 二元混合粉体压缩行为预测 | 第150-174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50页 |
2. 方法 | 第150-15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52-174页 |
4. 结论 | 第174页 |
第二节 天舒片处方可压性优化 | 第174-179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75页 |
2. 方法 | 第17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75-178页 |
4. 结论 | 第178-179页 |
本章小结 | 第179-1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80-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87页 |
附录 | 第187-212页 |
致谢 | 第212-213页 |
个人简介 | 第213-2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