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皮科论文--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论文

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痤疮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符号说明第12-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35页
    第一章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研究进展第13-19页
        1.1. 发病机制第13-15页
            1.1.1 激素水平异常第13页
            1.1.2 微生物稳态失调第13-14页
            1.1.3 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第14页
            1.1.4 免疫与炎症反应第14页
            1.1.5 遗传因素第14-15页
            1.1.6 其他因素第15页
        1.2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第15-18页
            1.2.1 内治第15-17页
                1.2.1.1 抗雄激素类第15-16页
                1.2.1.2 维A酸类第16页
                1.2.1.3 抗生素类第16页
                1.2.1.4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第16-17页
                1.2.1.5 糖皮质激素类第17页
            1.2.2 外治第17-18页
                1.2.2.1 药物外治第17-18页
                    1.2.2.1.1 抗生素类第17页
                    1.2.2.1.2 维A酸类第17页
                    1.2.2.1.3 过氧化苯甲酰第17-18页
                1.2.2.2 物理外治第18页
                    1.2.2.2.1 红蓝光治疗第18页
                    1.2.2.2.2 光动力治疗第18页
                    1.2.2.2.3 激光治疗第18页
        1.3 问题与展望第18-19页
    第二章 中医学对痤疮的研究进展综述第19-28页
        2.1 中医病因病机第19-20页
            2.1.1 先天禀赋不耐第19-20页
            2.1.3 情志不畅第20页
            2.1.4 感受外邪第20页
        2.2. 中医辨证内治第20-23页
            2.2.1 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第20-21页
            2.2.2 脏腑辨证论治第21-23页
                2.2.2.1 从肝论治痤疮第21-22页
                2.2.2.2 从心论治痤疮第22页
                2.2.2.3 从脾论治痤疮第22页
                2.2.2.4 从肺论治痤疮第22页
                2.2.2.5 从肾论治痤疮第22-23页
            2.2.3 三焦辨证论治第23页
            2.2.4 病因论治第23页
        2.3 中医外治概述第23-26页
            2.3.1 药物外治第23-25页
                2.3.1.1 中药面膜第23-24页
                2.3.1.2 中药熏蒸第24页
                2.3.1.3 中药外洗第24页
                2.3.1.4 中药湿敷第24页
                2.3.1.5 其它剂型中药外用第24-25页
            2.3.2 中医外治法第25-26页
                2.3.2.1 针灸疗法第25-26页
                2.3.2.2 耳穴疗法第26页
                2.3.2.3 刺络拔罐疗法第26页
                2.3.2.4 其它外治法第26页
        2.4 五味消毒饮概述第26-27页
        2.5 问题与展望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5页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第35-55页
    第三章 五味消毒饮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第35-46页
        前言第35页
        3.1. 临床资料第35-37页
            3.1.1 研究对象第35页
            3.1.2 诊断标准第35-36页
            3.1.3 纳入标准第36页
            3.1.4 排除标准第36页
            3.1.5 剔除标准第36-37页
            3.1.6 脱落标准第37页
        3.2. 研究方法第37-39页
            3.2.1 病历资料收集第37页
            3.2.2 治疗方案第37页
            3.2.3 观察指标第37-38页
            3.2.4 疗效评价指标第38-39页
                3.2.4.1 皮损疗效判定标准第38页
                3.2.4.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第38页
                3.2.4.3 疾病的综合疗效判定第38-39页
            3.2.5 统计学方法第39页
        3.3 结果第39-42页
            3.3.1 一般情况第39-40页
                3.3.1.1 年龄分布情况第39页
                3.3.1.2 性别分布情况第39-40页
            3.3.2 治疗前后评分统计结果第40-41页
                3.3.2.1 治疗前后受试者皮损评分统计结果第40-41页
                3.3.2.2 治疗前后受试者中医证候积分统计结果第41页
            3.3.3 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痤疮患者结果第41-42页
            3.3.4 安全性评价第42页
        3.4. 讨论第42-44页
            3.4.1 关于本研究设计方案的讨论第42页
            3.4.2 五味消毒饮治疗湿热蕴结证痤疮的疗效讨论第42-44页
        3.5 总结第44-46页
    第四章 五味消毒饮治疗痤疮的Meta分析第46-54页
        4.1 实验方法第46-48页
            4.1.1 文献纳入标准第46页
            4.1.2 文献排除标准第46页
            4.1.3 文献检索策略第46-47页
                4.1.3.1 检索方法第46-47页
                4.1.3.2 检索数据库第47页
            4.1.4 文献筛选第47-48页
            4.1.5 文献质量评价第48页
            4.1.6 文献资料提取第48页
        4.2. 统计分析第48-49页
            4.2.1 异质性检验第48页
            4.2.2 数据模型选择第48页
            4.2.3 森林图、漏斗图解读第48-49页
        4.3 研究结果第49-52页
            4.3.1 文献检索结果第49页
            4.3.2 纳入文献特征第49-50页
            4.3.3 文献质量评价第50-51页
            4.3.4 统计结果分析第51-52页
                4.3.4.1 临床总有效率第51-52页
                4.3.4.2 倒漏斗图第52页
        4.4 讨论第52-53页
        4.5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5页
结语第55-56页
附录第56-67页
    附录1. 五味消毒饮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登记表第56-65页
    附录2. 五味消毒饮治疗痤疮检索策略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部刺络外引流疗法治疗四肢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挑治疗法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