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8-22页 |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 2.1 中国青少年宫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第22-23页 |
| 2.2 中国青少年宫PPP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 第23-25页 |
| 2.3 中国青少年宫PPP模式运行机制的概念界定 | 第25页 |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中国青少年宫PPP模式现状分析 | 第28-47页 |
| 3.1 中国青少年宫发展现状 | 第28-31页 |
| 3.2 中国青少年宫PPP模式分类分析 | 第31-36页 |
| 3.3 国内外青少年宫PPP模式比较分析 | 第36-45页 |
| 3.4 中国青少年宫PPP模式的问题分析 | 第45-4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中国青少年宫PPP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 | 第47-73页 |
| 4.1 中国青少年宫PPP模式的博弈假设与支付矩阵 | 第47-50页 |
| 4.2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第50-68页 |
| 4.3 中国青少年宫PPP模式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68-7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5章 中国青少年宫PPP模式的发展建议 | 第73-79页 |
| 5.1 从政府和私人部门的角度 | 第73-75页 |
| 5.2 从青少年及家长的角度 | 第75-76页 |
| 5.3 从政策管理的角度 | 第76-7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79-80页 |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9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3页 |
| 附录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