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22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对学术素养内涵的研究 | 第13页 |
(二)学术素养培养的路径研究 | 第13-14页 |
(三)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一)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 第15页 |
(二)学术素养 | 第15-16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一)实践意义 | 第16-17页 |
(二)理论意义 | 第17页 |
五、研究设计 | 第17-18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一)扎根理论 | 第18-19页 |
(二)个案研究 | 第19页 |
七、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19-20页 |
八、伦理、隐私和保密性 | 第20-22页 |
第一章 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素养构成要素 | 第22-28页 |
一、构成要素的研究过程 | 第22-25页 |
(一)设计访谈提纲 | 第22页 |
(二)资料收集和理论抽样 | 第22-23页 |
(三)开放编码 | 第23页 |
(四)轴向编码 | 第23-25页 |
(五)核心编码 | 第25页 |
(六)编码检验 | 第25页 |
二、构成要素的研究结果 | 第25-28页 |
(一)学术道德 | 第26页 |
(二)教育学专业知识储备 | 第26-27页 |
(三)教育研究热情 | 第27页 |
(四)教育研究能力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影响因素 | 第28-36页 |
一、影响因素的研究过程 | 第28-30页 |
(一)开放编码 | 第28-29页 |
(二)轴向编码 | 第29-30页 |
(三)核心编码 | 第30页 |
二、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 第30-36页 |
(一)动机 | 第30-32页 |
(二)实践 | 第32-33页 |
(三)支持性生态环境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形成机制 | 第36-45页 |
一、形成机制的研究过程 | 第36页 |
二、形成机制的研究结果及类型划分 | 第36-38页 |
(一)懒学者 | 第37-38页 |
(二)惰学者 | 第38页 |
(三)勤学者 | 第38页 |
(四)好学者 | 第38页 |
三、个案呈现 | 第38-45页 |
(一)惰学者韩佳佳 | 第39-40页 |
(二)勤学者蒋晓娟 | 第40-42页 |
(三)好学者褚薇薇 | 第42-45页 |
第四章 研究结论、讨论与建议 | 第45-52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一)关于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素养的构成要素 | 第45页 |
(二)关于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影响因素 | 第45页 |
(三)关于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形成机制 | 第45-46页 |
二、讨论与建议 | 第46-52页 |
(一)讨论 | 第46-49页 |
(二)建议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含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