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1 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趋势 | 第10页 |
1.1.2 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检测方法 | 第10页 |
1.2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8页 |
1.2.1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材料 | 第11页 |
1.2.2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的织物结构 | 第11-14页 |
1.2.3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的尺寸 | 第14页 |
1.2.4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的形状 | 第14页 |
1.2.5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的整体结构 | 第14-15页 |
1.2.6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集成方式 | 第15-16页 |
1.2.7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系统的发展简介 | 第16-17页 |
1.2.8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的评价方式 | 第17-18页 |
1.2.9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创新点 | 第18-20页 |
2 纺织结构心电电极的制作及阻抗测试装置的设计 | 第20-30页 |
2.1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20页 |
2.2 四种导电织物的规格设计及织造 | 第20-22页 |
2.2.1 蜂巢组织织物规格设计及织造 | 第20-21页 |
2.2.2 平纹织物的规格设计及织造 | 第21页 |
2.2.3 刺绣织物的设计和织造 | 第21-22页 |
2.2.4 针织物的设计和织造 | 第22页 |
2.3 四种导电织物的氯化处理和纺织结构电极的组装 | 第22-24页 |
2.3.1 四种导电织物的氯化处理 | 第22-23页 |
2.3.2 纺织结构电极及电极对的组装 | 第23-24页 |
2.4 阻抗测试装置的设计及测试参数的确定 | 第24-30页 |
2.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4页 |
2.4.2 施压装置的设计 | 第24-26页 |
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6-27页 |
2.4.4 小结 | 第27-30页 |
3 纺织结构电极面积和形状的设计 | 第30-42页 |
3.1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面积的设计 | 第30-37页 |
3.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0-31页 |
3.1.2 实验部分 | 第31页 |
3.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1-37页 |
3.2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形状的设计 | 第37-42页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7页 |
3.2.2 电极准备 | 第37-38页 |
3.2.3 实验部分 | 第38页 |
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4 纺织结构电极其他参数的设计及优化 | 第42-61页 |
4.1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衬垫的选择 | 第42-47页 |
4.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2-43页 |
4.1.2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4.1.3 小结 | 第47页 |
4.2 纺织结构柔性心电电极的搭载及心电信号的测试 | 第47-56页 |
4.2.1 心电图简介 | 第48-50页 |
4.2.2 Prince180B快速心电监测仪心电监测 | 第50-52页 |
4.2.3 hellofit监测装置的心电监测 | 第52-56页 |
4.3 纺织结构导电织物的确定 | 第56-61页 |
4.3.1 不同织物结构电极的阻抗 | 第56-57页 |
4.3.2 不同织物结构电极的风格、透气性及透湿性 | 第57-60页 |
4.3.3 小结 | 第60-61页 |
5 不同面积Ag-Agcl纺织结构电极氯化参数的探究 | 第61-72页 |
5.1 镀银纱线根数变化 | 第61-66页 |
5.1.1 材料与仪器 | 第61页 |
5.1.2 实验原理 | 第61-62页 |
5.1.3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5.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5.2 板子宽度(并列的纱线长度)变化 | 第66-71页 |
5.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67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67页 |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7-71页 |
5.3 小结 | 第71-72页 |
6 结论 | 第72-7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73-74页 |
6.2.1 不足 | 第73页 |
6.2.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项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