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内源性大麻素在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附着中的作用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9页
    1.1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第14-18页
        1.1.1 N-花生四烯酰乙醇胺(ananadamide,AEA)第15-16页
        1.1.2 2-花生四烯酰甘油酯(2-arachidonoylglyerol,2-AG)第16-17页
        1.1.3 油酰乙醇胺(N-Oleoylethanolamide,OEA)第17页
        1.1.4 棕榈酰乙醇胺(N-Palmitoylethanolamide,PEA)第17-18页
    1.2 大麻素受体第18-20页
        1.2.1 大麻素受体1(CB1)第18-19页
        1.2.2 大麻素受体2(CB2)第19页
        1.2.3 大麻素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第19-20页
    1.3 大麻素系统在无脊椎动物中的研究第20-25页
        1.3.1 无脊椎动物中的大麻素系统第20-23页
        1.3.2 无脊椎动物中内源性大麻素受体系统的进化第23-25页
    1.4 大麻素对无脊椎动物附着作用的研究第25-26页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6-29页
第二章 内源性大麻素对翡翠贻贝附着的影响及其机理的探索第29-51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29-34页
        2.1.1 实验材料第29页
        2.1.2 实验试剂第29-30页
        2.1.3 实验方法第30-34页
    2.2 结果第34-47页
        2.2.1 内源性大麻素对翡翠贻贝附着的影响第34-39页
        2.2.2 大麻素激动剂对翡翠贻贝附着的影响第39-42页
        2.2.3 大麻素拮抗剂对翡翠贻贝附着的影响第42-45页
        2.2.4 大麻素对翡翠贻贝附着蛋白表达的影响第45-47页
    2.3 讨论第47-51页
第三章 翡翠贻贝中内源性大麻素的提取和含量测定第51-66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51-56页
        3.1.1 实验仪器第51-52页
        3.1.2 实验所需试剂第52页
        3.1.3 实验材料第52-53页
        3.1.4 实验方法第53-56页
    3.2 结果第56-63页
        3.2.1 四种内源性大麻素在翡翠贻贝中含量的测定结果第56-60页
        3.2.2 花生四烯酸在不同组分翡翠贻贝中含量的测定结果第60-63页
    3.3 讨论第63-66页
第四章 翡翠贻贝附着的转录组学研究第66-85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66-70页
        4.1.1 实验材料第66页
        4.1.2 总RNA的提取第66-67页
        4.1.3 DGE建库和测序第67-68页
        4.1.4 序列比对、注释和差异基因获得第68-69页
        4.1.5 GO和KEGG富集分析第69页
        4.1.6 荧光定量PCR验证第69-70页
    4.2 结果第70-81页
        4.2.1 总RNA质量检测第70-71页
        4.2.2 测序质量评估第71-72页
        4.2.3 转录本拼接第72页
        4.2.4 基因功能注释第72-77页
        4.2.5 样品间RNA-seq相关性检查第77-78页
        4.2.6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第78-80页
        4.2.7 荧光定量PCR结果第80-81页
    4.3 讨论第81-85页
第五章 论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85-87页
    5.1 结论第85-86页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86页
    5.3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印度尼西亚鲎保护区选址与可持续性分析研究
下一篇:大弹涂鱼黑视蛋白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