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3.1 技术并购动机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技术并购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3 技术并购绩效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4 DEA在企业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第18-19页 |
1.3.5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20-23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4-3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7页 |
2.1.1 技术并购概念 | 第24-25页 |
2.1.2 技术能力的界定 | 第25-26页 |
2.1.3 互联网企业概念界定 | 第26-27页 |
2.2 技术并购动机理论 | 第27-29页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7页 |
2.2.2 规模效益理论 | 第27-28页 |
2.2.3 效率理论 | 第28页 |
2.2.4 外部冲击理论 | 第28-29页 |
2.3 技术并购的模式 | 第29-31页 |
2.3.1 市场进入型 | 第29-30页 |
2.3.2 技术升级型 | 第30页 |
2.3.3 技术互补型 | 第30-31页 |
2.4 DEA方法与原理介绍 | 第31-35页 |
2.4.1 DEA的基本概念 | 第31-32页 |
2.4.2 DEA的基本模型 | 第32-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6-45页 |
3.1 DEA-Malmquist指数评价企业技术并购绩效的可行性 | 第36页 |
3.2 DEA输入输出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36-37页 |
3.3 输入指标的选择 | 第37-38页 |
3.4 输出指标的选择 | 第38-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互联网企业技术并购绩效分析 | 第45-62页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45-47页 |
4.2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样本企业的实证分析 | 第47-59页 |
4.2.1 盈利能力分析 | 第48-50页 |
4.2.2 偿债能力分析 | 第50-53页 |
4.2.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53-56页 |
4.2.4 发展能力分析 | 第56-58页 |
4.2.5 互联网企业财务绩效的综合分析 | 第58-59页 |
4.3 顺荣股份技术并购案例分析 | 第59-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5.2 相关建议 | 第63-64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