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佛教正念及其修习的当代价值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前言第9-10页
第1章 研究概述第10-15页
    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2 本文的创新点和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 研究难点第14-15页
第2章 正念的缘起第15-23页
    2.1 正念的起源第15-19页
        2.1.1 印度哲学中关于正念的思想第15-17页
        2.1.2 印度佛教的正念思想第17页
        2.1.3 正念修习的发展状况第17-19页
    2.2 正念的教法第19-20页
        2.2.1 什么是“正”和“念”第19页
        2.2.2 什么是正念第19-20页
    2.3 正念在佛法中的地位第20-23页
        2.3.1 正念在三十七道品中的地位第20-21页
        2.3.2 正念与三学的关系第21-23页
第3章 正念的修习第23-32页
    3.1 修前准备第23-24页
        3.1.1 持正见第23页
        3.1.2 持戒第23-24页
    3.2 修身念处第24-27页
        3.2.1 安般念第24页
        3.2.2 不净观第24-25页
        3.2.3 四威仪观第25页
        3.2.4 时时系念观第25页
        3.2.5 四分别观第25-26页
        3.2.6 墓园九观第26-27页
    3.3 修受念处第27页
        3.3.1 受的缘起第27页
        3.3.2 观受是苦第27页
    3.4 修心念处第27-28页
        3.4.1 观心所第27-28页
        3.4.2 观心无常第28页
    3.5 修法念处第28-30页
        3.5.1 观五盖第28页
        3.5.2 观五取蕴第28-29页
        3.5.3 观十二处第29页
        3.5.4 观七觉支第29页
        3.5.5 观四圣谛第29-30页
    3.6 日常生活中的正念练习第30-32页
第4章 正念证法对佛法的意义第32-35页
    4.1 清净众生心第32-33页
        4.1.1 断除三漏第32页
        4.1.2 破除四颠倒第32-33页
    4.2 感悟无常第33-34页
        4.2.1 放下我执第33页
        4.2.2 放下贪欲第33-34页
    4.3 通向涅槃第34-35页
        4.3.1 成就正道第34页
        4.3.2 体证涅槃第34-35页
第5章 正念的当代价值第35-58页
    5.1 正念修习与心理健康第35-49页
        5.1.1 心理痛苦的共同性第35-36页
        5.1.2 佛教正念修习与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第36-41页
            5.1.2.1 国外研究情况第36-38页
            5.1.2.2 笔者田野调查情况第38-39页
            5.1.2.3 正念修习对心理调适的效果调查第39-41页
        5.1.3 与正念有关的西方心理治疗第41-42页
        5.1.4 正念对治心理障碍的具体方法第42-49页
            5.1.4.1 正念对治恐惧障碍第43-44页
            5.1.4.2 正念对治焦虑障碍第44-45页
            5.1.4.3 正念对治精神压力第45-46页
            5.1.4.4 正念对治睡眠障碍第46-47页
            5.1.4.5 正念防止抑郁症,降低自杀率第47-48页
            5.1.4.6 正念修习涵盖“认知、分析、接纳、纠正”对治法第48-49页
    5.2 正念练习与身体健康第49-53页
        5.2.1 正念与养生第49-52页
            5.2.1.1 身与心的连接第49-50页
            5.2.1.2 正念修习对养生心态的影响实证研究第50-51页
            5.2.1.3 正念养生法第51-52页
        5.2.2 正念与癌症康复第52-53页
    5.3 正念对社会和谐的价值第53-57页
        5.3.1 正念与家庭和谐第54-55页
            5.3.1.1 正念修习下的婚姻经营模式第54页
            5.3.1.2 正念修习下的“孝行”第54-55页
        5.3.2 正念与社会和谐第55-56页
            5.3.2.1 正念修习增强环保意识第55页
            5.3.2.2 正念修习降低社会犯罪率第55-56页
        5.3.3 正念与世界和谐第56-57页
    5.4 正念修习的负面影响第57-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件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4-65页
附录第65-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释迦牟尼实践哲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村干部廉政风险防控研究--以定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