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第一章 《格古要论》版本及相关研究 | 第13-26页 |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第二节 成书时间与著录情况 | 第15-17页 |
| 第三节 曹昭生平与家世考 | 第17-19页 |
| 第四节 《格古要论》版本研究 | 第19-26页 |
| 一、《格古要论》三卷本 | 第20-23页 |
| 二、《新增格古要论》十三卷本 | 第23-24页 |
| 三、《格古论》说郛节录本 | 第24-25页 |
| 四、胡文焕刻《格致丛书》五卷本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古物收藏与文人写作 | 第26-40页 |
| 第一节 《格古要论》与《洞天清禄集》 | 第27-33页 |
| 第二节 《格古要论》与《百宝总珍集》 | 第33-40页 |
| 第三章 《格古要论》中的器物等级 | 第40-55页 |
| 第一节 《格古要论》中的器物等级体系 | 第40-48页 |
| 第二节 曹昭的品评标准与鉴定方法 | 第48-55页 |
| 一、曹昭的品评标准 | 第48-51页 |
| 二、鉴定方法 | 第51-55页 |
| 第四章 从“等级”到“趣味”——《格古要论》中的古物与品第 | 第55-105页 |
| 第一节 《格古要论》中的青铜器 | 第55-67页 |
| 一、青铜趣味的转变 | 第55-60页 |
| 二、唐代局器 | 第60-61页 |
| 三、宋代新铜器 | 第61-62页 |
| 四、私人铜器作坊 | 第62-67页 |
| 第二节 奢侈品趣味与洋货 | 第67-86页 |
| 一、元代与明初的影响 | 第67-70页 |
| 二、异域物品与洋货 | 第70-86页 |
| 第三节 《格古要论》中的新趣味 | 第86-102页 |
| 一、瓷器趣味的缔造者 | 第86-93页 |
| 二、古漆器的趣味 | 第93-102页 |
| 第四节 图像中的古器物与文人身份 | 第102-105页 |
| 第五章 《格古要论》中的价格考 | 第105-126页 |
| 一、青铜器 | 第106-107页 |
| 二、古画 | 第107-110页 |
| 三、古墨迹 | 第110-114页 |
| 四、古碑法帖 | 第114-115页 |
| 五、古琴 | 第115-116页 |
| 六、旧砚 | 第116-118页 |
| 七、珍宝 | 第118-122页 |
| 八、异石 | 第122-123页 |
| 九、窑器 | 第123-124页 |
| 十、其他 | 第124页 |
| 十一、当时物价水平 | 第124-12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126-127页 |
| 附表 | 第127-133页 |
| 附录一 :综合类鉴赏古籍目录列表(杂有部分笔记) | 第127-132页 |
| 附录二 :古器物价格列表 | 第132-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3-143页 |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