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涂料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超疏水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符号说明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超疏水背景介绍第11-12页
    1.2 超疏水表面的理论基础第12-15页
        1.2.1 接触角滞后及 Young′s 方程第12-13页
        1.2.2 Wenzel 模型第13页
        1.2.3 Cassie-Baxter 模型第13-15页
    1.3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第15-18页
        1.3.1 刻蚀法第15页
        1.3.2 层层自组装法第15页
        1.3.3 溶胶凝胶法第15-16页
        1.3.4 化学气相沉积法第16页
        1.3.5 紫外光固化法第16-17页
        1.3.6 有机高分子相分离法第17页
        1.3.7 静电纺丝和电喷涂法第17-18页
        1.3.8 其它方法第18页
    1.4 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第18-20页
        1.4.1 分子动力学模拟概述第18页
        1.4.2 分子动力学模拟数字算法第18-19页
        1.4.3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系统和力场第19-20页
    1.5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第20-21页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1-23页
        1.7.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第21页
        1.7.2 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锌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第23-33页
    2.1 引言第23-24页
    2.2 实验过程第24-25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24页
        2.2.2 制备复合溶胶体系和表面改性第24-25页
        2.2.3 超疏水涂层的制备第25页
    2.3 表征方法第25-26页
        2.3.1 涂层表面接触角的测试第25页
        2.3.2 涂层表面的扫描电镜分析第25页
        2.3.3 红外光谱测试第25-26页
        2.3.4 涂层热稳定性分析第26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6-32页
        2.4.1 作用机理第26页
        2.4.2 硬脂酸用量对疏水性的影响第26-27页
        2.4.3 红外光谱分析第27-28页
        2.4.4 涂层表面的微观形貌第28-29页
        2.4.5 涂层的耐久性第29-30页
        2.4.6 复合粒子的热分析第30-31页
        2.4.7 超疏水涂层的自清洁性第31-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聚二甲基硅氧烷/氧化锌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第33-43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实验过程第34-36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34页
        3.2.2 硬脂酸改性氧化锌第34-35页
        3.2.3 超疏水涂层的制备第35页
        3.2.4 性能及结构表征第35页
        3.2.5 涂层的电化学测试第35-3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6-42页
        3.3.1 作用机理第36页
        3.3.2 红外光谱分析第36-37页
        3.3.3 硬脂酸的用量对疏水性的影响第37-38页
        3.3.4 SEM 分析第38-39页
        3.3.5 热处理温度对涂层疏水性的影响第39页
        3.3.6 涂层的疏水性和自清洁性第39-40页
        3.3.7 ZnO/聚二甲基硅氧烷超疏水膜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聚苯乙烯/氧化锌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第43-56页
    4.1 引言第43-44页
    4.2 实验过程第44-46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44-45页
        4.2.2 ZnO 粒子的制备第45页
        4.2.3 ZnO 粒子表面的改性第45页
        4.2.4 超疏水涂层的制备第45页
        4.2.5 性能及其结构表征第45-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4页
        4.3.1 作用机理第46页
        4.3.2 XRD 分析第46-47页
        4.3.3 ZnO 改性分析第47-48页
        4.3.4 PS 和 ZnO 用量对疏水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4.3.5 涂层表面微观形貌第49-50页
        4.3.6 热处理温度对涂层疏水性的影响第50-51页
        4.3.7 聚苯乙烯/ZnO 超疏水膜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第51-52页
        4.3.8 油水分离第52-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第56-66页
    5.1 前言第56-57页
    5.2 计算模型和方法第57-59页
        5.2.1 分子模型基体的构建与优化第57页
        5.2.2 无定形模型的构建与优化第57-58页
        5.2.3 模拟方法和过程第58-59页
    5.3 结果和讨论第59-64页
        5.3.1 不同复合涂层的微观构型分析第59页
        5.3.2 不同复合涂层和钢片之间的表面能第59-62页
        5.3.3 温度对复合涂层的影响第62-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主要结论第66-67页
    6.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组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与研究
下一篇:LED封装用透明有机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