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滴南地区构造特征研究及勘探目标评价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8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题目来源 | 第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3.1 主要研究技术进展 | 第9-13页 |
1.3.2 研究区前期主要研究进展 | 第13页 |
1.4 技术思路及理论依据 | 第13-14页 |
1.4.1 技术思路 | 第13-14页 |
1.4.2 理论依据 | 第14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腹部滴南地区地质概况 | 第16-23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6页 |
2.2 地质概况 | 第16-19页 |
2.3 勘探开发历程 | 第19-23页 |
2.3.1 地震勘探简况 | 第19-20页 |
2.3.2 钻探简况 | 第20-23页 |
第三章 腹部滴南地区构造特征研究 | 第23-69页 |
3.1 构造解释 | 第23-51页 |
3.1.1 基础工作 | 第23-24页 |
3.1.2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第24-26页 |
3.1.3 地震解释层位确定 | 第26-34页 |
3.1.4 层位、断裂解释 | 第34-36页 |
3.1.5 速度分析 | 第36-41页 |
3.1.6 成图精度分析 | 第41-51页 |
3.2 地层分布规律 | 第51-55页 |
3.3 构造特征 | 第55-69页 |
3.3.1 断裂特征 | 第55-58页 |
3.3.2 圈闭特征 | 第58-65页 |
3.3.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65-69页 |
第四章 滴南地区勘探区带分析及主要勘探目标评价 | 第69-77页 |
4.1 勘探区带分析 | 第69-73页 |
4.2 主要勘探目标评价 | 第73-7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7-79页 |
5.1 结论 | 第77页 |
5.2 建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