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缺失与行为失范--论城中村改造的困境
|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城中村改造的制度缺失 | 第21-28页 | 
| 2.1 改造政策的滞后 | 第21-23页 | 
| 2.2 改造模式的不确定 | 第23-24页 | 
| 2.3 规划修编的不一致 | 第24-25页 | 
| 2.4 安抚补偿的非标准化 | 第25-26页 | 
| 2.5 政策动员的不到位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城中村改造的社会嬗变 | 第28-38页 | 
| 3.1 人际关系 | 第28-32页 | 
| 3.1.1 村民与村集体的关系 | 第28-29页 | 
| 3.1.2 普通村民之间的关系 | 第29-30页 | 
| 3.1.3 宗族派系之间的关系 | 第30-31页 | 
| 3.1.4 村庄“精英”之间的关系 | 第31页 | 
| 3.1.5 村民与“城里人”的关系 | 第31-32页 | 
| 3.2 生活方式 | 第32-35页 | 
| 3.2.1 生活习惯重新养成 | 第33页 | 
| 3.2.2 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 第33-35页 | 
| 3.3 生计支持 | 第35-38页 | 
| 3.3.1 生活保障令人担忧 | 第35-36页 | 
| 3.3.2 弱势群体更加弱势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城中村改造的行为失范 | 第38-43页 | 
| 4.1 人际关系的紧张 | 第38-39页 | 
| 4.2 生活方式的断更 | 第39-41页 | 
| 4.3 生计支持的破坏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3-47页 | 
| 5.1 变化中的制度与生活 | 第43-44页 | 
| 5.2 城中村改造方式的革新 | 第44-47页 | 
| 5.2.1 优化制度 | 第45-46页 | 
| 5.2.2 改善生活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