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英文缩写与简称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细菌群体感应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1.1.1 细菌群体感应简介 | 第11-12页 |
1.1.2 细菌群体感应研究历史 | 第12页 |
1.1.3 群体感应现象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 第12-16页 |
1.2 乳酸菌群体感应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1 乳酸菌群体感应与益生作用的关系 | 第16-17页 |
1.3 LUXS/AI-2群体感应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1 luxS基因 | 第17页 |
1.3.2 AI-2合成途径及结构 | 第17-18页 |
1.3.3 luxS/AI-2QS与细菌生理特性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1.4 LUXS/AI-2QS系统益生特性 | 第19-21页 |
1.4.1 与细菌肠道适应及免疫关系 | 第19-20页 |
1.4.2 与细菌成膜性的影响 | 第20-21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39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9页 |
2.2.1 高产AI-2信号乳酸菌的筛选及验证 | 第24-30页 |
2.2.2 AI-2信号抑制剂筛选和luxS基因过表达菌株构建 | 第30-36页 |
2.2.3 luxS/AI-2信号对乳酸菌在人工胃肠胁迫环境的影响 | 第36-38页 |
2.2.4 乳酸菌与致病菌的共培养 | 第38页 |
2.2.5 数据分析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9-61页 |
3.1 高产AI-2信号乳酸菌的筛选及验证 | 第39-46页 |
3.1.1 高产AI-2信号乳酸菌的筛选 | 第39-44页 |
3.1.2 高产AI-2信号乳酸菌的验证 | 第44-46页 |
3.2 AI-2抑制剂的筛选与LUXS基因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 第46-53页 |
3.2.1 AI-2抑制剂的筛选 | 第46-48页 |
3.2.2 luxS基因过表达重组菌株的构建 | 第48-53页 |
3.3 LUXS/AI-2信号对乳酸菌在人工胃肠胁迫环境存活的影响 | 第53-58页 |
3.3.1 luxS/AI-2信号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2 luxS/AI-2信号对菌株耐热能力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3 lux S/AI-2 信号对菌株耐酸能力的影响 | 第55页 |
3.3.4 luxS/AI-2信号对菌株耐胆盐能力的影响 | 第55-56页 |
3.3.5 luxS/AI-2信号对菌株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耐受力的影响 | 第56-57页 |
3.3.6 lux S/AI-2 信号对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57-58页 |
3.4 乳酸菌与致病菌共培养 | 第58-61页 |
3.4.1 共培养后致病菌的菌落数检测 | 第58页 |
3.4.2 乳酸菌与致病菌Transwell互作分析 | 第58-61页 |
4 讨论 | 第61-63页 |
5 全文总结 | 第63-65页 |
5.1 结论 | 第63页 |
5.2 创新点 | 第63页 |
5.3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