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1.1 miRNA的生物起源 | 第10-12页 |
1.1.1 miRNA的发现 | 第10页 |
1.1.2 miRNA的生成过程 | 第10-12页 |
1.2 miRNA的调节机制 | 第12-14页 |
1.2.1 MiRNAs与mRNA的配对区域 | 第12-13页 |
1.2.2 降解mRNA | 第13-14页 |
1.2.3 抑制mRNAs的翻译 | 第14页 |
1.3 植物miRNAs的功能 | 第14-16页 |
1.3.1 miRNAs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 第14-15页 |
1.3.2 miRNAs参与植物对胁迫的响应 | 第15-16页 |
1.4 miRNAs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1 miRNAs的筛选 | 第16页 |
1.4.2 miRNAs的验证 | 第16-17页 |
1.4.3 miRNA靶标验证 | 第17页 |
1.4.4 miRNAs的相关载体 | 第17-18页 |
1.5 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苹果miRNA的差异表达 | 第19-33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19-20页 |
2.1.1 实验材料处理 | 第19页 |
2.1.2 采样 | 第19-20页 |
2.1.3 试剂与仪器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3页 |
2.2.1 总RNA提取 | 第20-21页 |
2.2.2 cDNA的合成 | 第21-23页 |
2.3 结果 | 第23-31页 |
2.3.1 miRNA的筛选 | 第23-24页 |
2.3.2 总RNA提取 | 第24-25页 |
2.3.3 miRNAs的差异表达分析 | 第25-31页 |
2.4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miRNA前体的二级结构分析及靶标预测 | 第33-37页 |
3.1 软件 | 第33页 |
3.2 方法 | 第33-34页 |
3.1.1 miRNAs的前体二级结构预测 | 第33页 |
3.1.2 miRNAs靶标分析 | 第33-34页 |
3.3 结果 | 第34-35页 |
3.3.1 二级结构 | 第34页 |
3.3.2 新型miRNAs的靶分子分析 | 第34-35页 |
3.4 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miRNAs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52页 |
4.1 材料及试剂 | 第37-38页 |
4.1.1 菌株 | 第37页 |
4.1.2 试剂与仪器 | 第37页 |
4.1.3 培养基 | 第37-38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38-47页 |
4.2.1 miRNAs前体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42页 |
4.2.2 artificialmiRNAs的构建 | 第42-47页 |
4.3 结果 | 第47-50页 |
4.3.1 miRNAs前体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7-49页 |
4.3.2 artificialmiRNAs的构建 | 第49-50页 |
4.4 讨论 | 第50-52页 |
第五章 转基因研究及生理指标测定 | 第52-61页 |
5.1 材料及试剂 | 第52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52页 |
5.1.2 试验试剂 | 第52页 |
5.1.3 培养基 | 第52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52-56页 |
5.2.1 拟南芥种植 | 第52-53页 |
5.2.2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 | 第53页 |
5.2.3 蘸花法转染拟南芥 | 第53页 |
5.2.4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和鉴定 | 第53-54页 |
5.2.5 T2代转基因拟南芥干旱处理和生理指标鉴定 | 第54-56页 |
5.3 结果 | 第56-59页 |
5.3.1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 | 第56-57页 |
5.3.2 转基因拟南芥的鉴定 | 第57-58页 |
5.3.3 转基因生理指标的鉴定 | 第58-59页 |
5.4 讨论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附录 | 第6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