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导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 第12-15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2.4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第15-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8页 |
2.1.1 林业 | 第15页 |
2.1.2 林下经济 | 第15-16页 |
2.1.3 种植业 | 第16页 |
2.1.4 养殖业 | 第16页 |
2.1.5 生态 | 第16页 |
2.1.6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 第16-17页 |
2.1.7 SWOT | 第17页 |
2.1.8 可持续发展 | 第17-18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2.2.1 林业经济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2.2.2 林下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 | 第20-21页 |
2.3 国内外林下经济发展与研究 | 第21-24页 |
2.4 研究启示 | 第24-25页 |
3 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第25-32页 |
3.1 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 第25-29页 |
3.1.1 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3.1.2 主要模式 | 第26-29页 |
3.2 发展趋势特征 | 第29-31页 |
3.2.1 多元化趋势 | 第29页 |
3.2.2 多功能发展的趋势 | 第29-30页 |
3.2.3 生态化趋势 | 第30页 |
3.2.4 规模化趋势 | 第30页 |
3.2.5 智能化趋势 | 第30页 |
3.2.6 创意营销趋势 | 第30-31页 |
3.3 小结 | 第31-32页 |
4 福建林下经济案例分析 | 第32-44页 |
4.1 林下经济——种植模式 | 第32-38页 |
4.1.1 福建省林下金线莲种植 | 第32-35页 |
4.1.2 三明市林下草珊瑚种植 | 第35-37页 |
4.1.3 大田县林下红菇种植 | 第37-38页 |
4.2 林下经济——养殖模式 | 第38-40页 |
4.2.1 泰宁县林下金湖乌凤鸡养殖 | 第38-39页 |
4.2.2 仙游市林下蜜蜂养殖 | 第39-40页 |
4.3 林下经济——旅游模式 | 第40-42页 |
4.4 小结 | 第42-44页 |
5 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瓶颈及存在问题 | 第44-46页 |
5.1 发展瓶颈 | 第44页 |
5.1.1 理念制约 | 第44页 |
5.1.2 技术制约 | 第44页 |
5.1.3 市场制约 | 第44页 |
5.1.4 资金制约 | 第44页 |
5.2 存在问题 | 第44-46页 |
5.2.1 林下经济产业不成熟 | 第45页 |
5.2.2 林下经济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 第45页 |
5.2.3 龙头企业对林下的带动不明显 | 第45页 |
5.2.4 缺乏保护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意识 | 第45-46页 |
6 林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SWOT分析 | 第46-51页 |
6.1 林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46-47页 |
6.1.1 林地条件 | 第46页 |
6.1.2 劳动力 | 第46页 |
6.1.3 政策 | 第46-47页 |
6.1.4 市场 | 第47页 |
6.1.5 技术 | 第47页 |
6.2 福建林下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 第47-50页 |
6.2.1 优势 | 第47-48页 |
6.2.2 劣势 | 第48-49页 |
6.2.3 机遇 | 第49页 |
6.2.4 威胁 | 第49-50页 |
6.3 小结 | 第50-51页 |
7 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对策建议 | 第51-57页 |
7.1 基本原则 | 第51-52页 |
7.1.1 因地制宜原则 | 第51页 |
7.1.2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原则 | 第51页 |
7.1.3 突出重点原则 | 第51-52页 |
7.2 总体思路 | 第52-53页 |
7.3 模式选择 | 第53-54页 |
7.4 对策建议 | 第54-55页 |
7.5 小结 | 第55-57页 |
8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