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场相机深度估计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光场发展 | 第9-11页 |
1.3 光场相机的发展 | 第11-15页 |
1.3.1 光场相机的由来 | 第11-12页 |
1.3.2 光场相机的介绍 | 第12-15页 |
1.4 深度估计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4.1 主动深度获取方法 | 第15-16页 |
1.4.2 被动深度获取方法 | 第16-18页 |
1.4.3 国内深度估计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2 光场成像理论介绍 | 第20-41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光场的定义 | 第20-21页 |
2.3 光场的参数化表示 | 第21-28页 |
2.3.1 传播过程中的辐照度 | 第22-23页 |
2.3.2 成像系统中轴上点的光照度 | 第23-24页 |
2.3.3 成像系统中轴外点的光照度 | 第24-25页 |
2.3.4 薄透镜的辐射度学 | 第25-27页 |
2.3.5 光场相机中的光场能量函数 | 第27页 |
2.3.6 光场的四维参数化表示 | 第27-28页 |
2.4 光场的获取 | 第28-31页 |
2.4.1 光场获取方法 | 第28-30页 |
2.4.2 Lytro光场相机模型 | 第30页 |
2.4.3 光场信息采集原理 | 第30-31页 |
2.5 光场相机解码 | 第31-41页 |
2.5.1 光场相机子孔径图像的提取 | 第34页 |
2.5.2 光场相机子孔经图像 | 第34页 |
2.5.3 光场数据获取及滤波 | 第34-35页 |
2.5.4 利用峰值检测法标定微透镜图像中心点 | 第35-37页 |
2.5.5 子孔径图像的提取 | 第37-39页 |
2.5.6 提取图像的结果 | 第39-41页 |
3 相机中的数字对焦和数字变焦 | 第41-47页 |
3.1 数字重聚焦技术研究 | 第41-43页 |
3.2 斯坦福型光场相机图像处理算法 | 第43-47页 |
4 光场图像深度估计 | 第47-54页 |
4.1 基于极平面图像的深度估计 | 第47-48页 |
4.2 基于多视角的深度估计 | 第48-49页 |
4.3 基于重聚焦多线索融合深度估计 | 第49-54页 |
4.3.1 光场图像遮挡模型 | 第49-51页 |
4.3.2 多线索的深度估计 | 第51-54页 |
5 光场图像深度估计实验 | 第54-61页 |
5.1 光场解码实验结果 | 第54页 |
5.2 光场图像重聚焦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5.3 光场图像深度估计实验结果 | 第55-61页 |
5.3.1 深度计算 | 第55-58页 |
5.3.2 实验结果 | 第58-6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研期间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