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比较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环境背景第11-12页
        1.1.2 行业背景第12-13页
        1.1.3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页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8-20页
        1.5.1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5.2 研究思路第20页
    1.6 创新及不足之处第20-22页
        1.6.1 创新之处第20-21页
        1.6.2 不足之处第21-22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第22-30页
    2.1 绿色建筑相关理论第22-24页
        2.1.1 绿色建筑概念第22页
        2.1.2 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差异第22-23页
        2.1.3 发展绿色建筑应遵循的规则第23-24页
    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24-26页
        2.2.1 国际标准第24-25页
        2.2.2 中国标准第25-26页
    2.3 基于AHP-熵权法的综合权重确定第26-30页
        2.3.1 层次分析法第26-28页
        2.3.2 熵权法第28-29页
        2.3.3 综合权重的计算方法第29-30页
第三章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指标体系构建第30-42页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0-31页
    3.2 综合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1页
    3.3 综合效益指标构成及其赋值依据第31-36页
        3.3.1 经济效益第32-34页
        3.3.2 环境效益第34页
        3.3.3 社会效益第34-36页
    3.4 综合效益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6-40页
        3.4.1 层次分析法初步确定权重第36-38页
        3.4.2 熵权法修正主观权重第38-39页
        3.4.3 综合权重的确定第39-40页
    3.5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第40-42页
第四章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评价第42-56页
    4.1 工程概况第42-49页
        4.1.1 南方地区第42-45页
        4.1.2 江淮之间第45-47页
        4.1.3 北方地区第47-49页
    4.2 案例指标值计算第49-50页
    4.3 指标标准化计算第50-51页
    4.4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评价分值计算第51-53页
        4.4.1 准则层评价分值计算第51页
        4.4.2 目标层评价分值计算第51-53页
    4.5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第53-56页
        4.5.1 经济效益第54页
        4.5.2 环境效益第54-55页
        4.5.3 社会效益第55-5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6-60页
    5.1 研究结论第56页
    5.2 研究建议第56-60页
        5.2.1 一般性建议第57页
        5.2.2 南方地区第57-58页
        5.2.3 江淮之间第58-59页
        5.2.4 北方地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附录 绿色建筑综合效益指标权重确定专家调查表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粒群算法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