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电法在青海省大通沟南山—黄矿山石墨矿勘探中的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区的基本情况 | 第9-10页 |
1.3 以往地质成果 | 第10页 |
1.4 以往物化遥成果 | 第10-11页 |
1.5 内容及成果 | 第11-13页 |
2 研究区地质条件 | 第13-19页 |
2.1 地层 | 第13页 |
2.2 岩浆岩 | 第13-16页 |
2.3 变质岩 | 第16-17页 |
2.4 构造 | 第17-19页 |
3 地球物理特征 | 第19-21页 |
4 工作原理及野外方法 | 第21-31页 |
4.1 野外前期工作 | 第21-22页 |
4.1.1 测地工作 | 第21页 |
4.1.2 物性测量 | 第21-22页 |
4.2 电法工作 | 第22-27页 |
4.2.1 选取物探方法的依据 | 第22页 |
4.2.2 自然电场法原理及野外工作方法 | 第22-25页 |
4.2.3 激电测深原理及野外工作方法 | 第25-27页 |
4.3 质量评述及质量检查 | 第27-31页 |
4.3.1 测地测量 | 第27-28页 |
4.3.2 仪器性能 | 第28页 |
4.3.3 自然电场法剖面测量质量检查 | 第28-29页 |
4.3.4 激电测深质量检查 | 第29-30页 |
4.3.5 标本质量检查 | 第30-31页 |
5 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 | 第31-41页 |
5.1 野外原始资料整理 | 第31页 |
5.2 室内资料整理 | 第31页 |
5.3 自然电位异常解释 | 第31-38页 |
5.4 激电测深异常解释 | 第38-41页 |
6 结论 | 第41-43页 |
6.1 结论 | 第41页 |
6.2 建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个人简历 | 第46-47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