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大豆油基树脂 | 第12-15页 |
1.2.1 结构与性质 | 第12页 |
1.2.2 大豆油基树脂合成及改性方法 | 第12-15页 |
1.3 大豆油基树脂反应性溶剂 | 第15-21页 |
1.3.1 石油基反应性溶剂 | 第15-17页 |
1.3.2 生物基反应性溶剂 | 第17-21页 |
1.4 天然纤维/大豆油基树脂复合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4.1 常见天然纤维增强体 | 第21-22页 |
1.4.2 天然纤维/ESO复合材料 | 第22页 |
1.4.3 天然纤维/AESO复合材料 | 第22-23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2 甲基丙烯酸酯-AESO树脂及其竹原纤维复合材料 | 第25-4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5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5-26页 |
2.1.3 甲基丙烯酸酯-AESO树脂制备 | 第26页 |
2.1.4 甲基丙烯酸酯-AESO树脂表征 | 第26页 |
2.1.5 竹原纤维/甲基丙烯酸酯-AESO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6-27页 |
2.1.6 竹原纤维/甲基丙烯酸酯-AESO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 第27页 |
2.2 甲基丙烯酸酯-AESO树脂表征结果 | 第27-34页 |
2.2.1 混溶性 | 第27-29页 |
2.2.2 流变性能 | 第29-31页 |
2.2.3 固化行为 | 第31-33页 |
2.2.4 挥发性 | 第33-34页 |
2.3 竹原纤维/甲基丙烯酸酯-AESO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34-39页 |
2.3.1 静态力学性能 | 第34-35页 |
2.3.2 动态力学性能 | 第35-38页 |
2.3.3 热学性能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双功能性溶剂-AESO树脂及其大麻纤维复合材料 | 第40-54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0页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0-41页 |
3.1.3 异氰酸酯-AESO树脂的制备 | 第41页 |
3.1.4 大麻纤维/异氰酸酯-AESO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1页 |
3.1.5 异氰酸酯-AESO树脂及其与纤维混合物的表征 | 第41-42页 |
3.1.6 大麻纤维/异氰酸酯-AESO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 第42页 |
3.2 异氰酸酯-AESO树脂及其与纤维混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 第42-48页 |
3.2.1 大麻纤维/异氰酸酯-AESO树脂混合物FTIR分析 | 第42-44页 |
3.2.2 异氰酸酯-AESO树脂的聚合机理 | 第44-46页 |
3.2.3 树脂加工性能 | 第46-48页 |
3.3 大麻纤维/异氰酸酯-AESO复合材料性能 | 第48-53页 |
3.3.1 静态力学性能 | 第48-49页 |
3.3.2 动态力学性能 | 第49-51页 |
3.3.3 吸水性能 | 第51-52页 |
3.3.4 界面形貌分析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甘油基单体-AESO树脂合成及其PET废纤混编纤维复合材料 | 第54-74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4-55页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5页 |
4.1.3 甘油基单体GTMA的合成 | 第55页 |
4.1.4 GTMA-AESO树脂制备 | 第55页 |
4.1.5 GTMA单体及其AESO树脂表征 | 第55-56页 |
4.1.6 RPHFs/GTMA-AESO复合材料制备 | 第56页 |
4.1.7 RPHFs/GTMA-AESO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 第56页 |
4.2 GTMA单体结构与性能 | 第56-61页 |
4.2.1 GTMA单体结构表征 | 第57-59页 |
4.2.2 GTMA单体的溶解性 | 第59-61页 |
4.3 GTMA-AESO树脂的性能 | 第61-66页 |
4.3.1 GTMA单体及其树脂挥发性 | 第61-62页 |
4.3.2 流变性 | 第62-63页 |
4.3.3 固化行为 | 第63-64页 |
4.3.4 固化度 | 第64-66页 |
4.4 RPHFs/GTMA-AESO复合材料性能 | 第66-72页 |
4.4.1 静态力学性能 | 第66-68页 |
4.4.2 动态力学性能 | 第68-70页 |
4.4.3 热学性能 | 第70-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总结 | 第74-75页 |
5.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7页 |
附录 主要英文缩写含义 | 第87-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