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通信网络的高能效传输机理的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2 可见光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的介绍 | 第20-27页 |
2.1 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型 | 第20-21页 |
2.2 发送端LED的基本特性 | 第21-23页 |
2.3 可见光通信信道模型 | 第23-25页 |
2.4 接收端光电探测器的基本特性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SISO和MISO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能效分析 | 第27-44页 |
3.1 可见光通信系统功耗分析 | 第28-29页 |
3.2 SISO可见光通信系统能效分析 | 第29-35页 |
3.3 MISO可见光通信系统能效分析 | 第35-38页 |
3.4 系统仿真与分析 | 第38-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基于NOMA的可见光广播网络能效分析 | 第44-60页 |
4.1 NOMAVLC广播网络用户可达速率 | 第44-47页 |
4.2 NOMAVLC广播网络表达式 | 第47-48页 |
4.3 NOMAVLC广播网络最优能效分析 | 第48-55页 |
4.4 NOMAVLC广播网络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总结 | 第60页 |
5.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6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