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工作综述 | 第9-13页 |
1.2.1 液体火箭发动机建模与动态仿真 | 第9-11页 |
1.2.2 Modelica语言的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液体火箭发动机组件动力学模型 | 第15-36页 |
2.1 涡轮泵模型 | 第15-22页 |
2.1.1 离心泵模型 | 第15-17页 |
2.1.2 涡轮模型 | 第17-19页 |
2.1.3 转子动力学模型 | 第19-20页 |
2.1.4 涡轮泵模型验证计算 | 第20-22页 |
2.2 推力室模型 | 第22-31页 |
2.2.1 喷注器模型 | 第22-23页 |
2.2.2 燃烧室模型 | 第23页 |
2.2.3 喷管模型 | 第23-24页 |
2.2.4 再生冷却夹套模型 | 第24-27页 |
2.2.5 燃气侧换热系数修正 | 第27-28页 |
2.2.6 再生冷却稳态传热计算结果 | 第28-31页 |
2.3 管路流体动力学模型 | 第31-33页 |
2.3.1 液体管路方程 | 第31-32页 |
2.3.2 气路方程 | 第32-33页 |
2.4 阀门模型 | 第33页 |
2.5 调节器模型 | 第33-35页 |
2.5.1 汽蚀管动力学模型 | 第33-34页 |
2.5.2 音速喷嘴 | 第34页 |
2.5.3 孔板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基于Modelica的发动机系统模块化建模 | 第36-46页 |
3.1 基于方程的非因果建模规范化语言Modelica | 第36-39页 |
3.1.1 Modelica语言基础 | 第36-37页 |
3.1.2 Modelica组件连接机制 | 第37-38页 |
3.1.3 Modelica建模特点 | 第38-39页 |
3.2 发动机系统仿真模型库 | 第39-45页 |
3.2.1 推进剂物性模型 | 第39页 |
3.2.2 燃气热物性模型 | 第39-40页 |
3.2.3 模型接口 | 第40-41页 |
3.2.4 涡轮泵组件模型 | 第41-43页 |
3.2.5 推力室组件模型 | 第43页 |
3.2.6 管路模型 | 第43-44页 |
3.2.7 调节元件模型 | 第44页 |
3.2.8 其它元件模型 | 第44-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液氧甲烷发动机起动过程仿真 | 第46-69页 |
4.1 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挤压系统仿真 | 第46-51页 |
4.2 液氧甲烷发动机起动过程全系统仿真 | 第51-68页 |
4.2.1 液氧甲烷发动机起动过程仿真 | 第51-58页 |
4.2.2 涡轮泵起动摩擦力矩对起动影响 | 第58-63页 |
4.2.3 氧主阀小开度大小对起动影响 | 第63-65页 |
4.2.4 氧主阀小开度转大开度时间选择对起动影响 | 第65-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5 液氢液氧发动机故障模式仿真 | 第69-84页 |
5.1 氧涡轮后堵塞介质模拟试验系统仿真 | 第69-79页 |
5.1.1 氧涡轮后堵塞68%(关闭状态相对开度32%) | 第70-73页 |
5.1.2 氧涡轮后堵塞86%(关闭状态相对开度14%) | 第73-76页 |
5.1.3 氧涡轮后堵塞95%(关闭状态相对开度5%) | 第76-79页 |
5.2 氧涡轮后堵塞全系统模拟试验系统仿真 | 第79-8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