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儿科论文

黄连温胆汤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痰热内蕴,兼食积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词第9-10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研究概况第12-25页
    1.1 现代医学的认识第12-16页
        1.1.1 慨念第12页
        1.1.2 与小儿慢性咳嗽的联系第12-13页
        1.1.3 发病机制的研究第13-14页
        1.1.4 诊断标准第14页
        1.1.5 治疗方案第14-16页
            (一)一般治疗第15页
            (二)药物治疗第15-16页
            (三)手术治疗第16页
    1.2 祖国医学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认识第16-18页
        1.2.1 病名第16页
        1.2.2 病因病机与治疗第16-18页
    1.3 关于黄连温胆汤第18-24页
        1.3.1 出处第18-19页
        1.3.2 处方组成和分析第19页
        1.3.3 相文献报道第19-20页
        1.3.4 现代药理研究第20页
        1.3.5 方剂组成药物现代药理研究第20-24页
    1.4 关于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第24-25页
        1.4.1 生产厂家第24页
        1.4.2 组成、方义分析第24页
        1.4.3 临床运用第24-25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及分析第25-39页
    2.1 临床资料第25-28页
        2.1.1 一般资料第25-26页
            2.1.1.1 两组年龄比较第25页
            2.1.1.2 性别分布(本研究结果与性别无关)第25-26页
            2.1.1.3 病程比较第26页
        2.1.2 诊断标准第26-27页
        2.1.3 纳入标准第27页
        2.1.4 排除标准第27页
        2.1.5 病例脱落标准及处理第27-28页
        2.1.6 终止试验标准第28页
    2.2 试验研究方法第28-30页
        2.2.1 治疗用药第28-29页
        2.2.2 用药疗程第29页
        2.2.3 服药期间生活、饮食注意及健康教育第29-30页
    2.3 观察指标第30-32页
        2.3.1 证候评分判定标准第31-32页
        2.3.2 疾病疗效标准第32页
        2.3.3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第32页
    2.4 不良事件(AE)的观察与处理第32-33页
        2.4.1 临床研究观察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第32页
        2.4.2 不良事件与药物因果关系的判断第32-33页
        2.4.3 不良事件的处理第33页
    2.5 统计学方法第33页
    2.6 研究结果第33-37页
        2.6.1 脱落病例第33-34页
        2.6.2 证候疗效比较第34-37页
        2.6.3 不良反应情况第37页
    2.7 结论分析第37-39页
总结与展望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7页
第三部分 综述第47-58页
    1 古代医家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认识第47-50页
        1.1 病名第47页
        1.2 病因病机与治疗第47-49页
        1.3 辨证论治第49-50页
    2 现代医家对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认识第50-53页
        2.1 病名第50-51页
        2.2 病因、病机及治疗第51-53页
    3 现代医学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认识第53-56页
        3.1 病名第53页
        3.2 发病机制第53页
        3.3 治疗现状第53-56页
            (一)一般治疗第53-54页
            (二)药物治疗第54页
            (三)手术治疗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件1: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研究观察表第59-61页
    临床实验知情同意书第60-61页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性热性惊厥药物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脑电图的改善的临床研究初探
下一篇:尿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在儿童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