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2.1 纳米改性绝缘油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纳米改性绝缘纸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纳米绝缘油改性机理 | 第9-12页 |
1.3.1 表面电子捕获模型 | 第9-11页 |
1.3.2 空间极化势阱模型 | 第11页 |
1.3.3 浅陷阱模型 | 第11-12页 |
1.4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 纳米改性绝缘油与油浸纸的制备 | 第13-19页 |
2.1 纳米粒子的选取与表面修饰 | 第13-15页 |
2.1.1 纳米粒子的选取 | 第13-14页 |
2.1.2 纳米粒子表面修饰 | 第14-15页 |
2.2 纳米改性绝缘油的制备与稳定性分析 | 第15-18页 |
2.2.1 纳米改性绝缘油的制备 | 第15-17页 |
2.2.2 纳米改性绝缘油稳定性分析 | 第17-18页 |
2.3 纳米改性绝缘油浸纸的制备 | 第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纳米改性绝缘油与绝缘油纸的击穿性能 | 第19-32页 |
3.1 击穿理论概述 | 第19-21页 |
3.1.1 绝缘油击穿理论 | 第19页 |
3.1.2 绝缘纸击穿理论 | 第19-20页 |
3.1.3 累计击穿概率的Weibull分布 | 第20-21页 |
3.2 直流击穿电压试验方案与测试过程 | 第21-23页 |
3.2.1 试验电极模型设计 | 第21-22页 |
3.2.2 直流击穿试验平台搭建与测试过程 | 第22-23页 |
3.3 直流击穿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第23-27页 |
3.3.1 不同纳米质量浓度对改性绝缘油击穿性能的影响 | 第23-25页 |
3.3.2 电极间隙对改性绝缘油击穿性能的影响 | 第25页 |
3.3.3 不同纳米粒子质量浓度对改性绝缘油纸击穿性能的影响 | 第25-27页 |
3.4 改性绝缘油纸沿面放电起始电压的变化规律 | 第27-31页 |
3.4.1 沿面放电起始电压试验设计 | 第27-30页 |
3.4.2 改性绝缘油纸沿面放电起始电压的规律分析 | 第30-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纳米改性绝缘油纸的介电性能 | 第32-38页 |
4.1 介电性能概述 | 第32页 |
4.1.1 相对介电常数 | 第32页 |
4.1.2 介质损耗因数 | 第32页 |
4.2 介电性能试验方案与测试过程 | 第32-33页 |
4.3 介电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5 纳米改性绝缘油纸的电老化试验 | 第38-57页 |
5.1 电老化概述 | 第38-39页 |
5.1.1 电老化机理 | 第38页 |
5.1.2 电老化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5.2 电老化试验设计与测试过程 | 第39-46页 |
5.2.1 电老化电极设计 | 第39-40页 |
5.2.2 交直流复合电压试验平台设计 | 第40-45页 |
5.2.3 电老化试验方案 | 第45-46页 |
5.3 电老化下绝缘油纸性能分析 | 第46-55页 |
5.3.1 电老化下纳米改性绝缘油纸形貌分析 | 第46-48页 |
5.3.2 电老化下纳米改性绝缘油纸直流击穿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5.3.3 电老化下纳米改性油纸复合结构介电性能分析 | 第50-54页 |
5.3.4 电老化下纳米改性绝缘油纸电性能综合分析 | 第54-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