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合金增强Fe65粉末等离子熔覆层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热作模具失效形式 | 第10-11页 |
1.3 模具修复表面强化技术 | 第11-13页 |
1.4 等离子熔覆技术 | 第13-14页 |
1.5 合金强化技术 | 第14-16页 |
1.5.1 合金强化理论 | 第14-15页 |
1.5.2 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17-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2.1.1 基体选用材料 | 第17页 |
2.1.2 熔覆覆层材料 | 第17-18页 |
2.2 熔覆覆层制备 | 第18-21页 |
2.2.1 正交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2.2.2 实验材料准备 | 第19-20页 |
2.2.3 微束等离子熔覆设备 | 第20-21页 |
2.3 覆层微观组织及成分分析 | 第21-23页 |
2.3.1 金相试样组织观察 | 第21页 |
2.3.2 电子探针测试分析 | 第21-22页 |
2.3.3 XRD物相组织分析 | 第22-23页 |
2.4 覆层综合性能测试 | 第23-28页 |
2.4.1 覆层硬度测试 | 第23页 |
2.4.2 回火时效实验 | 第23-24页 |
2.4.3 Gleeble压缩实验 | 第24-25页 |
2.4.4 摩擦磨损实验 | 第25-26页 |
2.4.5 高温氧化实验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等离子制备熔覆层组织及性能 | 第28-46页 |
3.1 覆层材料制备工艺参数确定 | 第28-31页 |
3.1.1 Fe65成型性工艺探索 | 第28-29页 |
3.1.2 添加多种元素工艺探索 | 第29-31页 |
3.2 覆层宏观成型性 | 第31-33页 |
3.3 覆层微观组织分析 | 第33-39页 |
3.3.1 参照组覆层微观组织分析 | 第33-36页 |
3.3.2 正交组覆层微观组织分析 | 第36-39页 |
3.4 覆层空冷及高温回火硬度分析 | 第39-44页 |
3.4.1 覆层空冷硬度分析 | 第39-42页 |
3.4.2 覆层700℃高温回火硬度分析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综合性能表征 | 第46-61页 |
4.1 Gleeble高温压缩模拟 | 第46-50页 |
4.1.1 样品制备 | 第46-47页 |
4.1.2 参数设定与压缩过程 | 第47-48页 |
4.1.3 压缩鼓形形貌 | 第48-49页 |
4.1.4 力学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4.1.4.1 载荷-行程分析 | 第49页 |
4.1.4.2 真应力-真应变分析 | 第49-50页 |
4.2 覆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第50-57页 |
4.2.1 覆层空冷后摩擦磨损性能 | 第50-54页 |
4.2.1.1 摩擦系数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4.2.1.2 体积磨损对比分析 | 第52页 |
4.2.1.3 覆层磨痕形貌 | 第52-54页 |
4.2.2 覆层高温回火后摩擦磨损性能 | 第54-57页 |
4.2.2.1 摩擦系数对比分析 | 第54-55页 |
4.2.2.2 体积磨损对比分析 | 第55-56页 |
4.2.2.3 覆层磨痕形貌 | 第56-57页 |
4.3 高温抗氧化实验 | 第57-59页 |
4.3.1 氧化增重分析 | 第57-58页 |
4.3.2 氧化形貌分析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