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

反思与建构—“民国文学”研究述评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7-14页
    一、选题意义第7页
    二、学术史概述第7-12页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第12-14页
第一章 “民国文学”出现的原因第14-25页
    第一节 “现代”的局限与持续的探究第14-21页
        一、“现代”的限度第14-15页
        二、重写文学史的推动第15-17页
        三、经典化判断的推动第17-19页
        四、现有探索成果的启发第19-21页
    第二节 环境催生“民国文学”第21-25页
        一、多元并包的思想、学术氛围第21-23页
        二、“民国热”的影响第23-25页
第二章“民国文学”的理论预设第25-38页
    第一节 透过历史发现文学特性第25-29页
        一、以时空重视体验第25-27页
        二、以机制发现特性第27-29页
    第二节 沿用传统文学分期方法第29-34页
        一、起止明确化焦虑第29-32页
        二、承续谱系延传统第32-34页
    第三节 包罗众象深化文学研究第34-38页
第三章“民国文学”的限度与可能性第38-47页
    第一节“民国文学”的限度第38-42页
        一、“民国”在1912至 1949 年间的有效性问题第38-40页
        二、“民国文学”的内部矛盾第40-42页
    第二节“民国文学”发展的可能性第42-47页
        一、作为研究方法的“民国文学”第42-44页
        二、以“民国”发现“现代”第44-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历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蓝登传》中蓝登的身份双重性研究
下一篇:民间文学视野下城市新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