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减压算法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第一节 生理性惰性气体运动和模拟 | 第15-24页 |
一、生理性惰性气体在体内的运动过程 | 第15页 |
二、指数式动力学 | 第15-17页 |
三、线性-指数动力学 | 第17-20页 |
四、呼吸商对吸入气中惰性气体分压的影响 | 第20页 |
五、惰性气体动力学方程的优化 | 第20-24页 |
第二节 理论组织及其优化 | 第24-28页 |
一、平行理论组织及其适用性 | 第24页 |
二、半饱和时间的规律 | 第24-26页 |
三、理论组织半饱和时间的优化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减压上限的计算 | 第28-42页 |
一、比例法及其适用性 | 第28页 |
二、线性法及其适用性 | 第28-31页 |
三、差值法及其适用性 | 第31-36页 |
四、梯度因子对减压上限计算的调整 | 第36-38页 |
五、梯度因子与半饱和时间比的比较 | 第38-40页 |
六、非线性法对减压上限计算的优化 | 第40-42页 |
第四节 研究工具软件的构建与开发 | 第42-54页 |
一、运行和开发环境 | 第42页 |
二、程序的结构和参数 | 第42-43页 |
三、气体运动的计算策略 | 第43-44页 |
四、减压上限的计算策略 | 第44页 |
五、上升到第一站的过程 | 第44-45页 |
六、停留-上升循环 | 第45-46页 |
七、特殊功能的实现方法 | 第46-48页 |
八、实时减压算法 | 第48-49页 |
九、氧中毒参数估算 | 第49-54页 |
第五节 减压方案的生成及与现有方案的比较 | 第54-69页 |
一、减压规则及制定依据 | 第54-56页 |
二、空气潜水减压方案生成与比较 | 第56-61页 |
三、氦氧潜水减压方案比较 | 第61-67页 |
四、算法的综合优化趋势 | 第67-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和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