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价值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第9-1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1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2章 共享发展理念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论概述 | 第13-21页 |
2.1 共享发展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 第13-16页 |
2.1.1 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 第13-14页 |
2.1.2 共享发展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14-15页 |
2.1.3 共享发展理念形成的理论渊源 | 第15-16页 |
2.2 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 第16-17页 |
2.2.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 | 第16-17页 |
2.2.2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 第17页 |
2.3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17-21页 |
2.3.1 有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 第18页 |
2.3.2 有利于巩固新生代农民家庭的稳定和幸福 | 第18-19页 |
2.3.3 有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 第19-21页 |
第3章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21-36页 |
3.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的现状——以成都市为例 | 第21-27页 |
3.1.1 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的支持现状 | 第21-22页 |
3.1.2 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的参与现状 | 第22-24页 |
3.1.3 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职业能力发展的意愿态度 | 第24-26页 |
3.1.4 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能力培训的社会效果 | 第26-27页 |
3.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1页 |
3.2.1 政府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的力度不足 | 第27-28页 |
3.2.2 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的体系不完善 | 第28-29页 |
3.2.3 新生代农民工主动参加职业能力发展的愿望不强烈 | 第29-30页 |
3.2.4 新生代农民工主动参加职业能力发展的实效不佳 | 第30-31页 |
3.3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的因素 | 第31-36页 |
3.3.1 政府缺乏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视 | 第31-32页 |
3.3.2 企业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 第32-33页 |
3.3.3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的限制 | 第33-34页 |
3.3.4 缺乏新生代农民工能力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 | 第34-36页 |
第4章 共享发展理念下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的对策 | 第36-50页 |
4.1 政府要坚持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民主体”地位,完善政府的服务管理工作 | 第36-40页 |
4.1.1 制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的相关政策 | 第36-37页 |
4.1.2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基础教育质量,让农民工共享教育发展成果 | 第37-38页 |
4.1.3 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多元发展投入机制 | 第38-39页 |
4.1.4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管理制度 | 第39-40页 |
4.2 企业要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积极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 | 第40-44页 |
4.2.1 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企业责任感 | 第40-41页 |
4.2.2 平等对待民工,创造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 | 第41-42页 |
4.2.3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共谋双赢发展效果 | 第42-43页 |
4.2.4 立足于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发展方式 | 第43-44页 |
4.3 新生代农民工要树立“共同建设”的意识,增强参与职业能力发展的主动性 | 第44-46页 |
4.3.1 深化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的认识 | 第44-45页 |
4.3.2 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职业能力发展的效果 | 第45-46页 |
4.3.3 积极主动争取政策扶持,保障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完整 | 第46页 |
4.4 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融入小康社会建设 | 第46-50页 |
4.4.1 让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能力发展中获得公平的社会资源 | 第46-47页 |
4.4.2 社区要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发展提供平等的服务 | 第47-48页 |
4.4.3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中的机会保障机制 | 第48-5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