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第16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2.1 湘南地区 | 第16-17页 |
1.2.2 宗族聚落 | 第17页 |
1.2.3 公共空间 | 第17-18页 |
1.3 研究对象与意义 | 第18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1.4.1 空间句法理论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1.4.2 传统聚落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1.4.3 基于空间句法的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第21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21-23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第2章 空间句法及其理论 | 第23-34页 |
2.1 空间句法的含义 | 第23-24页 |
2.2 空间的抽象表达 | 第24-27页 |
2.2.1 空间分割方法 | 第24-26页 |
2.2.2 空间的构形 | 第26-27页 |
2.3 分析与解构 | 第27-30页 |
2.3.1 空间的拓扑表达——J图 | 第27-28页 |
2.3.2 距离的概念 | 第28页 |
2.3.3 形态分析变量 | 第28-30页 |
2.4 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2.5 空间句法理论 | 第31-32页 |
2.6 村落句法解读的评价标准 | 第32-34页 |
2.6.1 集成核心 | 第32页 |
2.6.2 可理解度的范围 | 第32-33页 |
2.6.3 轴线的层级 | 第33-34页 |
第3章 湘南传统村落调研与案例选择 | 第34-65页 |
3.1 研究案例选择与界定 | 第34-36页 |
3.2 板梁村调研 | 第36-41页 |
3.2.1 地理环境与聚落格局 | 第36-37页 |
3.2.2 宗族发展来源与历史 | 第37-38页 |
3.2.3 公共空间构成与分布 | 第38-41页 |
3.3 腊元村调研 | 第41-46页 |
3.3.1 地理环境与聚落格局 | 第41-42页 |
3.3.2 宗族发展来源与历史 | 第42页 |
3.3.3 公共空间构成与分布 | 第42-46页 |
3.4 楼田村调研 | 第46-49页 |
3.4.1 地理环境与聚落格局 | 第46-47页 |
3.4.2 宗族发展来源与历史 | 第47-48页 |
3.4.3 公共空间构成与分布 | 第48-49页 |
3.5 上甘棠村调研 | 第49-54页 |
3.5.1 地理环境与聚落格局 | 第49-50页 |
3.5.2 宗族发展来源与历史 | 第50-51页 |
3.5.3 公共空间构成与分布 | 第51-54页 |
3.6 龙溪村调研 | 第54-59页 |
3.6.1 地理环境与聚落格局 | 第54-55页 |
3.6.2 宗族发展来源与历史 | 第55页 |
3.6.3 公共空间构成与分布 | 第55-59页 |
3.7 中田村调研 | 第59-61页 |
3.7.1 地理环境与聚落格局 | 第59页 |
3.7.2 宗族发展来源与历史 | 第59页 |
3.7.3 公共空间构成与分布 | 第59-61页 |
3.8 小结 | 第61-65页 |
第4章 基于空间句法的宗族聚落计算与解读 | 第65-97页 |
4.1 宗族聚落空间句法计算模型 | 第65-70页 |
4.1.1 模型绘制与方法说明 | 第65-66页 |
4.1.2 聚落模型计算结果 | 第66-69页 |
4.1.3 村落形态数据属性总体统计 | 第69-70页 |
4.2 基于公共空间分类的宗族聚落空间句法解读 | 第70-90页 |
4.2.1 线状公共空间的对比分析 | 第71-75页 |
4.2.2 点状公共空间的对比分析 | 第75-85页 |
4.2.3 面状公共空间的对比分析 | 第85-90页 |
4.3 基于数据分析的宗族聚落空间句法解读 | 第90-97页 |
4.3.1 宗族聚落空间句法集成度散点图解读 | 第91-95页 |
4.3.2 宗族聚落空间句法交通性与可达性散点图解读 | 第95-97页 |
第5章 基于空间句法的宗族聚落认知的解读 | 第97-102页 |
5.1 湘南宗族聚落公共空间总结 | 第97-99页 |
5.1.1 基于现有调研的湘南宗族聚落公共空间总结 | 第97-98页 |
5.1.2 既有研究对宗族聚落公共空间的总结 | 第98-99页 |
5.2 湘南宗族聚落公共空间的句法特征 | 第99-100页 |
5.3 湘南宗族聚落公共空间的保护探讨 | 第100-102页 |
5.3.1 对于宗族聚落公共空间的风貌修护 | 第100页 |
5.3.2 公共空间中传统生活与现在生活的差异 | 第100-101页 |
5.3.3 基于旅游开发的公共空间保护的建议 | 第101-102页 |
结语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附表A 村落计算结果原始数据 | 第109-132页 |